人民网原文如下:
襄城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河南省全力推动屋顶光伏建设,襄城县作为试点县率先响应,充分利用本地党政机关屋顶、学校屋顶、商业屋顶、居民屋顶等资源,预计开发规模达300MW,实现碳减排约390万吨。通过屋顶光伏建设,全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整合各类资源集约开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探索出农业生产型乡村向绿色、低碳、智能县域发展的道路。
一、案例背景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并于同年9月公布名单,襄城县作为国家首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率先开工建设屋顶光伏,涉及16个乡镇,充分发挥了当地优质的太阳能资源与光伏产业链优势,实现整县推进“光伏上屋顶,惠民千万家”的快速落地。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统筹引导,建立有效推进机制
针对分布式光伏资源分散,参与方多,推进进度慢、开发难度大等问题,河南省带头提出了“1+1+X”的模式,即由1家大型能源央企为主导,引入1家投资银行提供绿色金融服务,N家优质平台公司共同开发建设。通过成立联合工作组,提高开发效率,保障短链高效运作。
襄城县将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充分调动多元市场主体的效率优势和灵活特征,形成统筹有序、分工合理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推进机制,牵头成立相关职能部门、电网企业、开发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强化力量配置和工作协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切实保障试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开发方案。深入摸排适宜建设的屋顶资源,同电网企业研究确定试点建设规模和分年度建设时序,强化政策激励和监管措施,增强整体开发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坚持规划设计引领,实现动态协同管理
针对整县光伏开发涉及建筑物类型较多、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产权归属较为复杂等特点,襄城县提高系统思维建设,加强整域总体开发方案的顶层设计,保持新能源快速开发与相关规划稳步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屋顶资源合理利用、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稳步有序的推进整域光伏规模化开发,装机增长与用电负荷发展适应,确保分布式光伏项目在配电网系统平衡,就地就近消纳。
此外,采取分类推进、样板先行等措施,切实加快项目整体设计建设进度。通过采用华为智能光伏高效、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实现应装尽装,宜建尽建,在党政机关、学校、商场等场景建设一批示范标杆。同时,襄城县统筹县域景观规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美丽乡村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光伏上屋顶,不仅增加屋顶隔热保暖性能,还提升屋顶整齐美观性,美化城镇景观,建设美丽新乡村。
(三)坚持城乡普惠共享,构建光伏开发资源池
全面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同步开展“光伏+”示范工程,为城镇及乡村用能提供“保姆式”服务。首先,投资方襄城豫能与相关银行统一合作,着力加强资金风险及成本管控,让利农户增收,真正实现“屋顶无闲置,户户有收益”。其次,与当地投资发展平台合作,以整县光伏建设为切入点,为全县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提供投资开发、设计建造、人才团队、业务管理、技术支持等“一揽子”服务,积极探索“协同建设、收益反哺”模式,循环有序推动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普惠共享水平。
(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同华为数字能源等科技创新的企业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AI等技术,建立集能源监控、运维及服务的一体化的数字平台,实现集中监控电站运营、远程控制电气设备、实时告警设备故障等功能。集成瓦特技术、热技术与云、AI技术,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派单运维模式,组件级监控模式,全量电站体检模式等,提升运维效率50%以上,支撑各类市场主体能源业务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