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迭代的关键时刻,TOPCon似乎先行一步,不论是产能还是布局企业而言都领先一步。那么曾经被许多业界人士和企业看好的HJT还有机会吗。N型时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还是TOPCon与HJT甚至更多技术路线并存呢。近期的产业动向显示出了一些端倪。
25家企业推出HJT组件
HJT工艺流程短、转换效率高,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光伏太阳能电池最具颠覆性的新技术。因此一段时间内有“TOPCon是过渡性技术,HJT才是终极性技术”观点。然而随着头部企业的参与与推动,TOPCon技术在降本方面更为迅速,因此在产业化方面领先一步。然而HJT也并非没有机会,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HJT站在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
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调研,截止目前,有25家推出了HJT产品。就在3月的济南光伏展上,展出HJT产品的组件企业仅为6家。从增长速度来看,HJT的产业化进展同样在加速。
在济南光伏展上,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现场调研,HJT产品以210电池66版型为主,目前,这种趋势依然。几乎所有的异质结企业会推出210电池66版型产品。
从功率来看,66版型210组件功率值在700-741W之间,效率则在22.53-23.89%之间。与PERC产品相比功率提升30W以上,效率则提升1个百分点。即便与TOPCon产品相比,HJT产品功率也要高20W左右。这也成为众多企业选择HJT技术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以182电池组件的比例也在上升。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统计有10家企业推出182产品。从功率来看,以72版型为例,182 HJT组件590-605之间,与TOPCon相比,同样有10W以上的提升。
从企业来看,推出HJT产品的企业包括通威太阳能、天合光能、华晟新能源、阿特斯、东方日升、爱康科技、琏升光伏、赛拉弗、泉为新能源、国晟能源、润达光伏、晋能控股、海源复材、中南光电、金刚光伏、昱辉光能、华耀光电、中能创、尚博能源、萨科特、宏润泰阳、海泰新能、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明阳智能、合特光电等25家企业。其中通威太阳能、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爱康科技、泉为新能源、润达光伏、晋能控股、海源复材、金刚光伏、宏润泰阳、海泰新能、明阳智能等13家企业为上市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子公司。12家企业为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占比达到52%。
对于投资巨大的HJT技术路线而言,背靠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与资本实力,无疑在资本投入规模以及投入的持续性方面拥有诸多优势。
近一年时间,330GW产能规划
HJT的产业化路程与TOPCon相比,堪称崎岖。TOPCon产业化进程之所以加速超车是因为有头部企业的带动,从而产业链以及产业生态的构建方面进展速度较快。HJT技术路线在因为缺乏旧有头部企业的带动,呈现出多头并进的局面。不过HJT技术路线在产业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跨界企业以及央国企的加入。他们正是看中HJT更高的转换效率以及更少的工艺流程,这些属性显然对于先进企业比较友好。
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去年以来,有40家企业布局和规划HJT电池项目,总计产能达到347.4GW,涉及投资金额1995.4亿元。
在上述项目中,有22个项目于2022年签约或者开工,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华晟新能源、润阳科技、上机数控、金刚光伏、华耀光电等企业纷纷宣布投建HJT项目。2023年以来,有31个HJT电池项目签约开工,这其中的企业三五互联、名牌珠宝、奥维通信、珠海鸿钧新能源、明阳智能等跨界光伏企业,也有中建材、上海电气、国家电投等央国企企业。
与布局TOPCon电池产能的企业相比,布局HJT电池产能的企业更多为新面孔,特别是跨界光伏的企业,除此之外即央国企。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统计,布局HJT电池产能央国企企业包括中建材、上海电气、国家电投、华润电力、水发能源。除此之外华能、三峡、国综绿能、山煤国际、浙能电力也有异质结电池项目布局。可见在HJT路线上,央国企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过相较TOPCon,HJT的许多产能仅仅停留在规划、签约层面,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并且投产的项目较少。而且规划项目许多存在变数。以奥维通信为例,2023年1月3日宣布在江苏淮安投资45亿元,建设5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不过就在6月21日,奥维通信发布公告宣布因与合伙人的问题,该项目终止实施。对于跨界光伏企业落地HJT产能而言,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从产能布局情况而言原有的光伏制造业大省江苏、安徽、浙江、内蒙古、四川等仍占有重要的优势。特别是江苏、安徽两省合计规划TOPCon产能167.9GW,占所有规划产能49.91%。此外,内蒙古、四川、浙江、福建也有多个HJT项目签约、开工。
在已明确投资金额的项目中江苏、安徽同样名列前两位。此外,河北、浙江也引入了多个HJT项目。
技术突破,中国企业多次打破HJT纪录
HJT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重要的技术路线,并且有企业持续推进产业化落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化降本路线的明确。
相较TOPCon,HJT电池源起于更早的20世纪90年代初,由日本三洋公司成功研发,2015年三洋公司的专利保护结束,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大规模投入研发该技术。
2022年11月19日,隆基绿能宣布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该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隆基绿能在HJT技术路线上可谓储备雄厚,自2020年以来,隆基绿能的HJT专利梳理迅速攀升。2021年10月,隆基曾一周两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达到26.3%。2022年7月,隆基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新的记录。加之此后的26.81%的最高纪录,隆基频频创造新的纪录,足见其在这个领域的投入程度。
2021年2月,钧石能源创造25.2%量产效率!钧石能源电池设备生产商,据其官网介绍,2023年4月金石能源发布双异质结HDT2.0技术。该技术首次成功将传统异质结钝化结构和隧穿/多晶结构相结合,双异质结HDT2.0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7%。2022年8月与钧石能源为同一代表的金石能源创造了23.68%的款微晶异质结组件的效率。
2022年7月6日,华晟新能源在M6尺寸硅片HJT电池上实现了25.23%的转换效率新记录。作为光伏新军,华晟新能源率先在异质结电池量产上使用了微晶工艺,并且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早在2021年5月华晟新能源的HJT异质结组件便开始量产,在技术路线纷争之时,华晟新能源大规模扩张产能,据其披露,2023年投产产能有望达到15GW。这对于异质结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2021年9月,迈为股份联合澳大利亚电镀技术初创公司SunDrive,在M6电池上创造了25.54的纪录。作为异质结电池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迈为股份实现整线设备国产化,其完整覆盖了异质结电池生产的四道工艺,对于HJT技术产业化以及降本方面贡献良多。
电池龙头通威股份同样是HJT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推动者。早在2018年通威便投入HJT技术研发,建成我国首条GW级HJT生产线,并拥有行业内首条铜互联(THL)中试线,电池效率最高达26.18%(ISFH认证),通威的210 THC双玻组件功率在2023年已先后三次创造异质结组件功率新纪录,最高达732.6W。
与TOPCon相比,HJT技术的突破许多为光伏生产设备商,其他领域比如电镀铜技术,无银化方面,同样有许多设备企业在推进。
方向已定!HJT具备长期与TOPCon竞争的基础
在产品应用场景方面,HJT组件企业同样在推进。例如,华晟新能源、泉为新能源、明阳智能、金刚光伏、东方日升等企业推出210组件的66、60、55版型产品以及182组件72、54、60版型产品。许多企业多推出66版型的210产品,可能多为概念产品,并没有实现量产,也可能并非主要的技术方向。
此外,合特光电率先推出了以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为基础的叠层组件,功率高达870W,转换效率25.7%。这也为HJT指明了发展方向。
总之HJT技术在产品、产能、技术、应用场景方面同样在全面突破,而且布局企业在不断增多,特别央国企的参与,为HJT的产业化进程增添了更多砝码。随着技术降本路线的明确以及有企业不断的投入,HJT势必在长久时间里,与TOPCon技术并存,因此可以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来源: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