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依旧呈现紧平衡态势,电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峰谷差问题可以依靠多种手段缓解,但总体来看,随着虚拟电厂技术日渐成熟,其将成为削峰填谷投资成本最低的手段。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而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投资仅需500~600亿元。
深圳是国内最早推动虚拟电厂建设的城市之一。2021年12月,南方电网公司在深圳上线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南方电网总调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调度机构均可直接调度,实现可调节负荷全时段可观、可测、可调,并率先探索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供需深度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2.0于今年6月上线试运行,实现对负荷侧资源全拓扑路径检索、精准削峰、电碳数据实时监测,实现多元异构能源高效互动。
“虚拟电厂的一大优势在于不占用土地资源,也无需新建输电通道,可促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消纳,降低全社会能源系统的投资建设成本。”李江南介绍,以建设200兆瓦虚拟电厂为例,每年可节约标煤4.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8万吨、二氧化硫3261吨。
为了推动虚拟电厂建设,2022年6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虚拟电厂落地工作方案(2022—2025)》,聚焦高标准谋划虚拟电厂发展。2023年,深圳市出台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制定和规范了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启动条件、组织流程、响应价格等内容,为深圳虚拟电厂的业务运转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文件明确虚拟电厂运营商在完成准入资料审核、系统联调对接、响应能力测试、安装加密网关设备后即可完成接入并参与精准响应。深圳实时精准响应价格固定为5元/千瓦时,激发虚拟电厂运营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达到电网实时调控的目标。
目前,深圳区域的虚拟电厂已常态化参与电网调节业务,帮助电网在负荷尖峰时段“减轻负担”。据统计,除全量接入“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资源外,该平台还涵盖建筑楼宇、蓄冰站、工业园区等资源,规模达150万千瓦,相当于约30万户家庭的用电报装容量,另外还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超40万千瓦。目前该平台已成为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全的虚拟电厂平台。到2025年,深圳计划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引导规模化可调用户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约54万吨,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虚拟电厂的建设对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表示,接下来还将联合相关单位继续完善技术标准,持续扩大虚拟电厂接入规模,实现虚拟电厂商业化应用,推动打造虚拟电厂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