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加坡的东南亚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东南亚气候变化项目组发表《2023年东南亚气候展望调查报告》,该项目采访了10个东南亚国家的2225人,以确定民众对气候危机影响、解决方案和政策战略的看法。
这个调查最重要的结论是,东南亚国家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做得不够。86.9%受访者认为政府对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负有最大责任;其次是企业和行业(61.8%)以及个人(45.9%)。近一半(49.4%)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是对本国民众福祉的直接威胁。
研究发现,东南亚民众对清洁能源转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受访者表示强烈支持逐步淘汰煤炭:近35%的人希望立即淘汰,29.4%和14.4%的人分别希望2030年或2040年淘汰煤炭。大多数受访者(54.2%)表示,本国应该立即停止建造新的煤电厂。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主要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的受访者最强烈地主张立即关闭煤电厂。令人惊讶的是,16-21岁的受访者是建造新煤电厂的主要支持者。
66.5%的受访者认为,放弃化石燃料将带来长期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化石燃料补贴应该减少。此外,45.8%的人表示,天然气只是煤炭的过渡替代品,各国必须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破除可再生能源转型将增加东南亚成本的神话
调查发现,54.2%的受访者表示,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将造成短期经济痛苦。他们认为此举将推动生活成本和能源价格上涨。然而,事实上,正是化石燃料的价格波动导致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困难和高通胀。该地区许多国家一直在与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作斗争,持续的停电影响着家庭和企业。2022年上半年,仅太阳能一项就帮助包括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在内的七个国家节省了34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成本。
东南亚从转向可再生能源中获益匪浅
不断降低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为用户带来更便宜的能源。如今,可再生能源是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国家中最便宜的新能源,占发电量的90%,包括东南亚大部分地区。
除此之外,清洁能源转型将确保额外的经济效益,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更稳定的电价以及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带来的间接收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研究发现,到2050年能源转型将有助于东南亚电力部门减排75%,并减少1600亿美元的能源成本。到2050年,避免化石燃料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可以累计节省1.5万亿美元。
由于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时间短,而且许多东盟国家已经存在稳定的输电网络,各国政府有了一个廉价且可快速部署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对其进行资本化将巩固其能源独立性,并增强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此外,转向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东南亚国家减轻化石燃料补贴对其经济的负担。国际能源署警告化石燃料补贴效率低下,并敦促各国政府转而投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已经成功地应用了补贴换位,确保了化石燃料补贴改革节省的部分资金将用于清洁能源转型。
东盟地区具有巨大的清洁能源潜力
有趣的是,16.3%的东南亚受访者表示,该地区脱碳的最大障碍是替代能源不足。然而,事实上,东盟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它们拥有丰富的、尚未开发的清洁能源技术潜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现,该地区可以从2018年的19%的可再生能源份额推进到2050年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