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廖明宏,长期致力于高校工作,对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转化等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关注。在一次调研中,他遇到了一位掌握先进制氢技术的专家。这项技术不仅在国际上颇具竞争力,更有着巨大的产业化潜力。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受到了用地、用电等实际限制以及高额资金投入的阻碍。
制氢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旨在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也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促进氢能产业的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国氢能产业已初步掌握了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但廖明宏认为,这仍是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政策制定方面,还需要更加明确的氢能安全生产管理政策。其次,在技术方面,需要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人才培养也是一大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氢能产业中来,还需要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廖明宏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制定国家层面的氢能安全生产管理政策,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加快成立政府引导的科创基金,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五是出台制氢、用氢的相关鼓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氢能产业中来。
廖明宏表示,他希望未来我国的氢能产业能够蓬勃发展,氢能使用更加便捷,氢能应用更加普及。同时,他也表示将持续关注新技术、高等教育以及对台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内容,提出更多更好的提案,积极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廖明宏的这份提案不仅体现了他对新技术和产业化转化的深入理解和关注,更展现了他对氢能产业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他的建议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推动我国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氢能产业能够在政策、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实现更加快速和稳健的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