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一直在稳中求进,虽然生物质发电装机在国内占比仅有3%,但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却连续6年世界排名第一。由于生物质发电补贴连年退坡,其未来的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2024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年度报告》针对生物质未来的发展方向大胆作出预测:“未来生物质的非电利用领域将成为发展重点,生物质能产业的商业模式将转变,‘生态价值+售能’模式将成为生物质能项目盈利的核心。”
生物质能的绿色价值有待挖掘
5月9日,第五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在论坛上解读了生物质能协会最新发布的两本报告——《2024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中国先进生物燃料发展展望》。(以下简称“展望”)
张大勇强调:“生物质能的绿色价值往往被忽略,这需要要引起行业人的重视,下一步如何去实现生物质能绿色发展,如何找寻生物质能产业新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
张大勇认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绿色认证制度主要集中在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绿色电力领域,但对生物质天然气、绿色热能、生物质液体燃料等生物质产品的绿色认证机制还出于空白状态。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发现,因为缺少相应的政策体制机制支持,导致我国在生物质领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我国发展迅猛,连续6年发电装机世界第一,但在生物质天然气领域,我国的生物质天然气产能不仅比不上美国甚至比欧盟中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要落后。
根据报告内容显示,2022年全球生物天然气产量约70亿立方米,其中欧盟和英国达到40亿立方米,占比高达57.14%,而美国作为生物质天然气产能最大的国家,有高达20亿立方米的生物质天然气产量,与之对比,中国仅有3亿立方米的生物质天然气产量,只是丹麦产能的一半。
在生物质液体燃料领域,我国的表现也不如人意,根据展望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生物质乙醇产量达到8897万吨,其中美国占比52.45%,产量达到4667万吨,而中国产能只有340万吨占比仅为3.82%。生物柴油领域,我国在2023年的产能只有220万吨,甚至比不上美国1250万吨的零头。
针对我国生物质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张大勇建议:“一是要打破政策壁垒,让部分生物质能项目不要必须在化工园区发展;二是要逐步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健全产业体系,特别需要完善一些标准、规范等,把目前矛盾比较突出的绿色燃料认证问题妥善解决。
生物质能绿色零碳属性需推广
曾几何时,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利用形式的一个分支,在光伏和风电以三位数增长速度的迅猛发展的攻势下,生物质能的发展速度显得有点微不足道,甚至被很多人忽略掉这种能源利用形式。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人们开始不断探索低碳能源的发展模式,生物质能的绿色零碳属性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家族的重要成员,要把生物质能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提高。生物质能兼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气候效益,应该把生物质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向风、光、地热一样的地位制定发展战略。”
杜祥琬院士的看法与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于彤会长不谋而合。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于彤
于彤在致辞时强调:“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我国3060目标中处于重要战略定位的一环。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的有利条件,对城乡各类有机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将对我国环境、能源和粮食安全发挥巨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推进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是我国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 郭智
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郭智也表示赞同,他认为:“风能、光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不仅是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需要充分发挥生物质能在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 原司长李庆瑞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 原司长李庆瑞也重点指出:“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清洁低碳、可再生等多种特点,在绿色发展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发展生物质能不仅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能源、农业、工业等领域绿色转型和升级的纽带。在能源领域,生物质能的利用可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减少化石能源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众多专家学者为生物质能的发展大声疾呼的同时,人们也终于发现未来生物质能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生物质能的未来有N个可能性
生物质能当前面临着规模小、商业模式单一、民营企业数量多、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尽管如此,生物质能的未来发展,依然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杜祥琬指出,“生物质资源年生产量有35亿吨,作为能源可开发的潜力约为4.6亿吨标准煤,目前生物质能实际转化为能源数量不到0.6亿吨标准煤,还有很大潜力待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
生物质能未来的利用重点可能并不在发电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认为,高端液体燃料、高性能碳材料和化学品等非热、非电领域多途径高效利用,或将成为生物质能未来利用的新的方向。
世界生物质协会执行总裁巴拉德瓦伊
世界生物质协会执行总裁巴拉德瓦伊在论坛演讲时介绍道:生物质能在供暖和运输领域应用可能是生物质能应用的重点方向,目欧洲九成左右的采暖利用的是生物质能。对于交通领域生物质能燃料的应用同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于生物质能未来重点的应用领域,报告认为,生物质的非电应用可能成为重点,因为在难以通过传统方式实现脱碳的关键领域,生物质能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交通领域,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航煤、生物质甲醇的应用可以为交通领域碳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副处长莫虹频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副处长莫虹频认为,要鼓励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在供钢铁、水泥、化工等各个行业的应用,鼓励工厂、园区开展绿色、低碳、微电网的建设,发展各种多元储能、高效热泵,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在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生物质能的资源特点,将生物质能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统筹考虑。
业内人士给予生物质能未来的发展,开辟出更多的空间。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获悉,目前生物质能产业正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等生态价值参与市场交易的同时再提供供能服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兼顾生物质能的市场价值和生态价值。
不过想要实现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有关部门布局更细致的工作,比如建立有机废物处理收费机制、鼓励政府设立废弃物处理公共预算资金、建立生物质非电领域零碳能源考评认证机制等。
中国招投标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原司长任树本
中国招投标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原司长任树本强调: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创新发展,除了政策引导和扶持之外,更需要行业企业主动作为,多方参与共治,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生物质能技术和装备研发,注重多元化利用,不断提升生物质能的综合效益和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