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为中国未来绿色转型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施工图。《意见》提出,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等。
结合《意见》的内容,毕马威中国在近期正式发布《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中文版 (以下简称《年鉴》)。《年鉴》作为一部具有国际参考价值的期刊,世界能源市场核心数据总账单,政府、学术界与企业必备的参考年鉴。自 1952 年起,《年鉴》便一直为能源界及环境治理企业或机构提供及时、全面、客观的数据,是能源经济学领域广受推崇的权威出版物之一。此次2024《年鉴》由毕马威和科尔尼与能源研究院深度合作编写,提供了全面的全球能源数据与分析,涵盖了各种能源类型的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流向等数据,并重点提及各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实际生产和消费的数据汇总,为各地区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数据信息。
能源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年鉴显示,中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年鉴》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新增风能与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高达462吉瓦,其中太阳能新增346吉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风能新增115吉瓦,中国约占新增装机容量的66%,突显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航地位。
截至目前,中国的风能装机容量已相当于北美与欧洲之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占比的提高,能源结构逐渐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核能领域,中国继续保持在新增核电项目方面的领先地位。自2000年以来,中国新增核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完成约60%。2023年下旬,中国陆上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SMR)示范项目开始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采用了最新第四代反应堆技术,并配备固有安全系统,成为全球首个此类项目。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中国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还通过大规模建设和应用这些技术,实际部署,以提升能源转型的效率。2023年全球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装机规模为55.7吉瓦,其中近50%的装机量位于中国。
此外,对于锂电池制造至关重要的金属和材料,近70%产自亚太地区,中国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精炼钴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锂电池行业对钴的消费量占比近87%,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锂电池产业的强大实力,为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再次强强联合 《年鉴》已成行业洞察标杆
今年是毕马威第二次参与《年鉴》编写,并由毕马威中国负责中文版的编译发布工作。《年鉴》不仅提供了全球能源市场最新的关键数据,而且还通过引入新的数据类别,如电池储能、碳捕获、氢气、氨气、铀、碳价格等,展现能源行业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能源创新成果,在年鉴数据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此外,年鉴还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区能源转型的独特路径,通过丰富的图表和可视化手段,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这些特点使得《年鉴》成为了能源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也为研究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本次年鉴的联合参与方,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世界各地企业在制定能源转型战略和投资决策时,依赖独立权威的数据。《年鉴》提供了全面的能源行业洞察。2023年,可再生能源继续快速扩张,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在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实施力度。
长期以来,《年鉴》为全球能源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能源市场洞察,帮助企业把握趋势,制定投资策略。今年年鉴再次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深度剖析了全球能源体系、全球能源市场在重压之下的状况以及能源转型的步伐。它不仅是一本记录能源数据的工具书,在行业发展中,该《年鉴》更是洞察全球能源格局、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参考书,为推动全球能源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今年9月的2024深圳国际数字能源展中,《年鉴》的相关数据和洞察也将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参展商更好地了解全球能源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