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体系正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 "数字身份证"——绿色电力证书(简称 "绿证")正成为撬动能源消费革命的关键支点。
2025 年 3 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绿证市场建设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构建新能源市场的基石
新政策确立了 "强制消费 + 自愿消费" 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在供给端,建立按月批量自动核发机制,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与绿证核发的实时联动,实现 "即发即核"。
政策创新还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完善绿证核销机制,建立从核发、交易到消费的闭环管理,确保每张绿证的环境价值精准落地。
同时,打破地域限制,推动绿证跨省流通,促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为高耗能产业转移提供绿色支撑。
激发市场活力
绿证市场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在工业领域,通过绿证核算将消纳责任权重压实到重点用能单位,推动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
针对居民用户,创新推出 "绿电存折" 等便捷购买方式,将绿色电力消费纳入绿色家庭评价体系。
金融创新为市场注入新动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与绿证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绿色电力消费。政府采购政策向绿色产品倾斜,建立以绿证为基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形成 "政策引导 - 市场响应 - 技术创新" 的良性循环。
政策还明确支持企业开展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认证机构。通过建立绿色电力消费分档分级标识,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绿色竞争力。这种 "引进来 + 走出去" 的双向开放策略,为绿证市场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写在最后
从制度设计到场景创新,从国内实践到国际拓展,我国绿证市场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绿证将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场始于电力消费端的绿色革命,必将催生更清洁、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