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张志新
正常并购触动“敏感神经”
说起来这只是一起再简单不过的跨国企业并购案。今年6月23日,中海油宣布已向美国优尼科公司发出报价,希望以185亿美元全现金方式收购该公司。此前,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以164亿美元的报价与优尼科达成了初步收购协议。接到报价后,优尼科公司表示将对中海油的新报价进行评估。
但是,中海油的正常并购行为触动了部分美国议员的“敏感神经”。6月27日,41名国会议员联名上书布什总统,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中海油的出价,以确定中国政府是否参与了这项交易的融资,中海油的投资是否“基于市场”并且“没有得到补贴”,这笔交易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技术转移方面的影响”。
根据美国1988年的一项法令,如果“外国投资委员会”确定寻求并购的外国或实体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或有关法令未能对国家安全提供足够的保护,总统可以否决外国对美国公司的并购。今年年初该委员会曾对中国联想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进行审查。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事件披露后,美国媒体和舆论对此大肆炒作。主流媒体都就此事做了重点报道,并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就其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这件事也成为美国国内近期的一条重大新闻。
综合来看,舆论的观点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派。一派观点认为,美国政府应当对目前中国公司所发动的海外收购浪潮“提高警惕”,必要时阻止中国的收购行动,以免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无论把中国视为贸易伙伴还是安全威胁,美国都有许多理由拒绝中国收购优尼科:一是美国本身就严重依赖能源,能源生产由谁控制至少和能源的来源同样重要;二是优尼科掌握着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
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并购活动并不会威胁美能源安全,相反,这些活动对美国经济起着正面作用。他们的理由是:首先,优尼科在美国的油源基地相对来说比较小,中海油对优尼科真正感兴趣的是它在亚洲的资产,因此不会对美国的能源供应造成威胁;其次,中国是一个能源进口国,并不想以控制石油生产来抬高油价。相反,如果中国获得了对优尼科公司的控制权,它会尽可能地增加石油产量,这会压低世界油价,因此也对美国有利;再次,如《纽约时报》所言,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收购的美国公司都是濒临破产的“问题企业”,可以归类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或许只有中国才能使之起死回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往日充当“反华先锋”、经常对中国大加指责的美国媒体在此问题上的表现却比美国议员开明许多。如6月24日《洛杉矶时报》的社论认为,所谓北京想控制美国石油这一说法言过其实,是对中国“毫无根据的非难”。6月26日《纽约时报》的社论也表示,通过优尼科事件“敲打”中国对想拉拢选民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待中国经济腾飞的理性态度是,考虑一下美国应该采取什么举措保护并发展自身经济。7月5日,《华盛顿邮报》也刊文指出,中国人收购优尼科并不是想获得对美国的影响力,而是在设法使本国经济不会由于今后的油价上涨而受影响,这种做法没有错误。
有人不肯正视“中国崛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引起相关国家的“敏感反应”也日渐增多。今年年初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集团收购美国美泰公司,以及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收购矿山企业等都掀起类似“风暴”。到目前为止,美国部分政客在中海油并购事件中的表现可以说明以下事实:
一是部分西方国家人士迄今不能也不愿接受“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他们从狭隘的意识形态出发,极力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优尼科并购案不仅让他们更担忧中国在能源上构成的“挑战”,还为所谓“中国威胁”提供了新的“论据”。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负责人称,在油价达到60美元一桶的时候,把优尼科卖给中国国有公司“等于自杀”,“我们需要考虑一家美国公司落入中共政府手中的事实。”这些说辞通篇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强词夺理的背后显示的是他们不愿面对“中国正在崛起”这一事实。
二是部分美国政客借题发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今年以来,美国公布的贸易数据不佳,如2月份美国总体贸易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610亿美元,使得民众要求政府改善贸易状况的压力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部分议员将巨额贸易赤字归咎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甚至在4月启动一项立法程序要求美国政府迫使人民币升值。其后,美国先后两次发起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设限,目的也在于对华施压,迫使人民币早日升值。
三是某些国会议员借机与白宫争夺对华政策的主导权。首先,布什执政以来特别是“9·11”以来,基本上保持了对华“接触加防范”的方针,维持了两国关系的稳定。这让一向主张“遏制中国”的新保守派十分不满。其次,布什连任以来,外交上仍被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牵扯大量精力,缺乏明确的对华政策与构想。相比之下,许多受中美贸易冲击的劳工和制造业利益集团的“怨气”通过国会反映出来,使国会对华强硬的“情绪化”成分增加。过去几年,许多议员都对中国“憋着一口气”,如今他们希望借机提升自己在对华决策中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