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里娜”之后是“奥菲莉娅”,再后是“内特”和“玛利亚”,大西洋上的飓风今年特别“关注”美国。据美国全国飓风中心说,从历史记录来看,平均每个热带风暴潮季节会迎来大约10个热带风暴的造访,但今年的热带风暴数量已经明显超过了历史平均水平。
近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纽约举行的“克林顿全球创意大会”上引述了最近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之后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的突然袭击,是气候变化的结果,未来数十年间,类似“卡特里娜”的飓风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可能会再次上演,而且来势可能更为凶猛。
戈尔还指出,最近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造成全球飓风和暴风雨强度加大。气象学学者彼得·韦伯斯特(PeterWebster)亦表示:“海面温度上升和飓风强度之间确实存在关系。”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飓风活动相对活跃的时期。上一个高发期是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此后进入相对平静期。导致出现本轮飓风活动活跃周期的关键因素,据说是称为“温盐传送带”的大西洋海洋系统,该海洋系统导致海水热量和盐分出现变化。其他因素,如高层大气中的风,也影响了飓风的形成。
《科学》杂志近期刊登了“全球变暖和飓风两者间可能存在联系”的最新证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CentreforAtmosphericResearch)的科学家发现,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飓风爆发的总数量下降,但35年来,世界范围内4级和5级飓风(最强级别飓风)爆发的次数已翻了近一番。
此前,《自然》也于今年发表类似研究文章。该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发现北大西洋地区暴风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增加,其主要作者认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然而,佛罗里达在去年数月间接连遭受四起飓风袭击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否认“全球变暖和飓风爆发次数增多”存在任何联系,并表示飓风爆发频繁很可能与大西洋地区飓风的周期特性有关。
因美国一直不同意签署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所以“把飓风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提法在美国一直存在争论,并且趋向于按政治界限划分。
许多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导致“卡特里娜”飓风的说法是错误的。在他们眼中,飓风是偶然事物,必须有一系列因素同时发生才能形成;不可以将“卡特里娜”飓风这一单独事件,视作全球变暖效应的实例;科学家们只能说,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天气的宏观趋势。飓风会造成多大损害,取决于它是否以及在何处登陆,而这不过是一个偶然性问题。
对此争论,地球之友节目部经理米歇尔·钱菲谢尔表示:“在那些确信我们正在经历气候变化的人看来,这是人类活动咎由自取的又一个消极迹象。但是,对那些不认为我们正在经历气候变化(或认为气候变化并非人类活动导致)的怀疑论者而言,我不认为这次飓风(指‘卡特里娜’)就能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近日亦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迅速作出反应,采取必要措施。11月,联合国将召开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下一轮会谈,讨论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美国总统布什一直称此“不成熟”,对《京都议定书》持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