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中国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在过冬——从资源开采到下游销售,整个产业链遭受重创,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有的城市甚至预料工资都难以为继。
这在过去,至少在5年前不可想象。那时中国的矿产资源价格刚刚攀升,这些城市正享受这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带来的繁荣。
在中国的版图上,大约有四百多座资源型城市。目前公布的资源型城市有118座,涉及总人口1.54亿。这118座城市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其他以矿为生的城市的未来。
中国矿城的特殊性在于,这些与共和国同岁的城市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初级的资源产品,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从来没有救世主,即使“申枯”成功的城市也面临着新的产业突围的考验。
其实,观察国外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法,可以发现很多城市最终转变成为资源产品科研的发起者、机械设备的提供商。
以美国的休斯顿为例,其因石油开采而兴起,之所以在石油资源枯竭后休斯顿依然能够兴盛,最大得益于其成功开拓了由石油科研带动的石油服务领域——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的发展。
这种科研服务带动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法国的石油公司道达尔已经开始实践,其Lacq气田这一即将枯竭的陆上油气田,就是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工业化示范实现成功转型。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首席能源专家周纪超副秘书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国的矿城可以更多地承担能源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在其看来,过去这些城市只是关注供应方,其实造成 很大的资源浪费。其实可以与需求方建立联系,利用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为下游产业提供设备运行管理的经验,这样就能在采掘的同时,让经济波动与开采建立长 久、稳定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这种能源服务将会是一个产业,以后可以形成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转型方向。”周纪超说。
对于目前国内矿城来说,其寻找替代产业困境在于没有资金。以山西为例,其经历多年煤炭开采之后,面临贫富分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及资金外逃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在经受金融危机打击之后,至少短期内难以找到产业的转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