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回声报》10月20日刊登法国罗迪亚集团总裁让-皮埃尔.克拉马迪厄(Jean-Pierre Clamadieu)的文章,对哥本哈根环境大会能否成功的前景进行分析。
今年年初,似乎都认为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将取得一些进展,当时欧盟发出了强烈信息,愿意单方面承诺与1990年相比减少20%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伊始就表示将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再生能源,从现在至2050年减少80%的美国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中国也第一次明确表示将为保护气候做贡献。
但是现在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所有好的意愿恐会变成泛泛的承诺。奥巴马正在为他的医保改革努力,美国国会对通过一项能源与环境法律草案迟疑不决。因此很有可能美国代表去哥本哈根只是说漂亮话而鲜有承诺。另一个大国印度公开表示将特立独行,由印度自己决定其目标,不受国际承诺(哪怕是一致通过的协议)约束。即使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一项条约难度很大,也必须对全球主要工业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一项具有约束目标的政治协议。这项协议应该确定实施机制与时间表以便为尽早过渡到达成一项国际条约铺平道路。
哥本哈根会议若失败,将导致始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尤其是12年前的京都协议进程中断。所有经济界人士都在总动员。例如法国工业自1990年到2007年减少了24%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而在此期间法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5%。在欧洲,一个交易CO2排放量的市场应运而生,虽然这个市场尚不完善,但它针对减少CO2排放量给出了价格,致使经济决策者们在作决定时需要考虑CO2排放量。在成千上万的公共和私营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无碳”经济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微量CO2排放量,回收、贮存或销毁CO2。低CO2排放量的汽车传统发动机,混合燃油以及电动汽车的研制不再仅停留在汽车展会上,而是即将大量进入市场。
欧洲在这场总动员中起带头作用,欧洲工业家们积极行动,承诺长期投资环保项目。如果哥本哈格会议失败,对他们的热情是很大打击。仅占全球CO2排放总量17%的欧洲无法单独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另一方面欧洲面临其工业承担比其它地区更重的减排压力,从而导致欧洲工业的全球竞争力下降,在目前危机时刻,欧洲不想承受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