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最新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订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并考虑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小范围的碳交易试点。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在接受专访时认为,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要把握好度,并尽快建立合理的碳交易价格体系。
1.在中国搞碳交易,如何把握度非常重要。
据了解,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于2005年4月推出碳排放权期货、期权交易,碳交易被演绎为金融衍生品。2008年2月,首个碳排放权全球交易平台BLUENEXT开始运行,该交易平台随后还推出了期货市场。其他主要碳交易市场包括英国的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ETS)、澳大利亚的澳洲国家信托(NSW)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也都实现了比较快速的扩张。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有消息称,中国将探索利用市场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看来,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入选的可能较大。因为这些行业的企业多是大型央企,从收益、利润来讲,是在整个集团内进行核算,可通过集团内部的碳交易来推进节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黄杰夫认为,以行业和区域来建立碳交易市场都太大了,中国的几家电力企业加在一起,碳排放量都超过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果把所有电厂都放进来,碳排放量就更大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作为美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也只为13家企业提供服务。如果碳交易量,交易所无法承受。反过来,如果碳交易量太小,价格和流动性都很差,产生的价格信号很可能没有真实的反映市场变化。在中国搞碳交易,如何把握度非常重要。需要中国的金融人士、环境交易所一起把握。一旦试点成功,对整个中国都是变革性的事件。这需要政府的先觉意识,需要企业的参与意识,需要金融工程、金融专家的创新意识。
2.碳交易所一定要一流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黄杰夫认为,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需要能力限制。每个证券交易所、期货市场、上市公司都需要第三方带动发展,碳市场也是一样。在芝加哥、澳大利亚和欧盟,每吨碳进入碳市场都要登记。什么样的交易所有这样的资质,这样的资格?这个资质和资格不光是政府给的一套政策和规则,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所能最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投资者进行服务,为流动性交易者提供上门服务。这样的交易性质会有什么样的治理结构?交易所的治理结构不合格是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价格发现的。在搭建碳交易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黄杰夫举了一个例子: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靠3个博士2004年在伦敦做了一份商业技术书,融资了1500万英镑起家的,第一靠在美国的声誉;第二靠治理结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有世界一流的董事会、国际部门、管理机构,所以6年下来它做大了,其投资的利润很高,投资人很高兴,交易所也赚了钱,对社会、政府、企业,对投资人都做出了贡献,这样成功运作的案例没有一个一流的治理结构是做不到的;第三是如何适应金融工具?适应碳强度指标?每生产一吨钢要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每发一度电要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吨水泥要产生多少二氧化碳……这样的相对指标很多,怎样做成一个金融工具来进行碳交易非常重要。在欧盟有一些金融工具,在芝加哥也有一些,在中国连这类金融工具提法都没有,没有这样的单位金融工具来降低交易成本,不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3.碳交易价格体系急需建立
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是世界市场上最大的碳排放权(CERs)供应国,但国内尚未允许交易碳排放权。黄杰夫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控制碳的增长率,中国的碳排放增长速度总有一天会达到顶端,然后开始下降,从金融结构来讲,碳交易就会具有稀缺性。中国完全可以制定一个金融工具把二氧化碳增长在未来的10年或15年进行控制,产生价格信号,碳交易市场才会有流动性,以吸引游资,吸引企业进入这个领域。
排放量可以买卖,应该说是世界范围内提升环境质量的一大创举。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为履行减排指标,积极进入发展中国家寻找合作项目,为碳交易开辟了绿色通道。
黄杰夫认为,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碳市场的供给方包括项目开发商、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国际金融组织、碳基金、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开发转让商等。需求方有履约买家,包括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自愿买家,包括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准备履约进行碳交易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金融机构进入碳市场后,也担当了中介的角色,包括经纪商、交易所和交易平台、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机构。按照美国的经济学家、市场专家估计,如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美国的一个碳交易市场一年的交易量将达到1万亿美金,超过石油期货的交易,目前石油期货是最大的交易市场。如果未来中国有碳交易价格体系,就会把企业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环境效应有机地结合,还会引导私人资本消化流动性的热钱。这些钱如果到到了碳市场,也许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下来。这样一来,可以将游资集中到一些更有生产力的行业,促进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