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说一个人有见识,我们常常形容他“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要多”,但是,还真有这样一个人,他一辈子走过的江河大坝比我们走的路还要多,他见证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水利建设历史,他就是张光斗。
91岁高龄的张光斗住在这里已经整整54年了。
张光斗:现在的腐败,我跟你说,毛主席讲,你学过毛主席著作没有?
记者1:她没学过,她是小孩。
张光斗: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学过没有?
记者2:学过。
张光斗:现在呢,贪污犯罪,浪费有功。
但是,更让张光斗关注的是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几乎缠绕了他的一生,他知道,那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三峡大坝已经在135米高程下闸蓄水。
三峡工程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移民,三峡移民是人类有史以来因为一个水利工程而导致动迁面积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项目,自三峡工程上马以来,库区开始了百万大移民,移民投资总额约为三峡工程总投资的一半。
主持人:6月1号三峡大坝开始下闸蓄水,这是不是也是您盼望已久的历史时刻呢?
张光斗:应该是这个事情,也没什么盼望已久,做工程总要完的,是不是?也没什么,但是修建三峡大坝百年来,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而且是存在争议最多的一个问题,但是我觉得呢,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建或不建。
主持人:那么据我了解呢,您最早是不建议修建这个三峡大坝的,我很想知道您不同意的原因是什么?
张光斗:解放前萨凡奇到中国来,后来美国政府要帮助建三峡工程,当时我想,首先这样大的工程,美国贷款是不是落实,一个问题;第二个,都是为了发电,发了很多电以后,我们也用不了,用电要花钱的,要投资的,结果都让美国人用了。然后呢,美国人控制三峡工程,控制了宜昌,长江下游都是他控制了,有损国权,我当然反对。
主持人:那等于说,您当时反对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从经济效益考虑的,是吧?
张光斗:从国家权利去考虑,不是经济,国家权利。我跟你说,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三峡工程解放前,美国政府帮助我们建三峡工程,是要侵略我们。
主持人:他是有政治目的的,要侵略我们。
张光斗:不是政治目的,是要侵略我们。那个萨凡奇用他的名望,叫萨凡奇计划,掩盖他的政府的阴谋,实际上萨凡奇挂个名而已,他没有办法,他奉上面政府的命令做事,他资料也不够,水文、地质、地形资料都很少的,工作只有两年,1946年、1947年,是没有钱了就停下来了,我怕接手的,我很高兴,这个完蛋了,是不是?
| |
1944年9月,萨凡奇考察长江三峡 |
萨凡奇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大坝工程权威。1944年,萨凡奇曾应邀前往中国两度考察了长江三峡,提出并主持设计了颇具影响的“萨凡奇计划”,由美国垦务局代做三峡工程设计,由美国政府出面贷款,兴建三峡大坝。
主持人:但是解放以后,您从坚决的反对者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拥护者,那么这是出于学术上的考虑吗?
张光斗:解放前反对是反对美国侵略,解放以后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我们自己做工程,而且呢,经过几十年来勘查设计,考虑的问题很多,譬如说考虑这个地质问题、泥沙问题、水库移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过去都是为发电的,现在我们考虑的是防洪、发电、航运,考虑得很全面,经过几十年工作,有很大的效益,为什么不赞成,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对不对?而现在美国人反对,说你移民也困难,生态环境被破坏,水库要污染等等,泥沙要淤积,美国人拼命到处反对,而中国有很多人跟着说,包括一些科学家跟着说。
主持人:那么这些问题,美国人提的,有没有呢?
张光斗:我承认是有的。
主持人:可是你解放前怎么不考虑帮助修三峡工程,你考虑过这些问题没有?
张光斗:你现在统治不了我们了以后,你就反对,而我们很多中国人也弄不清楚很多具体问题,听到美国人讲就跟着吵。
主持人:所以也是因为现在,像您讲的,美国人反对也好,或者中国人有时候自己也确实弄不清很多问题,所以在三峡大坝的一些具体问题上的确是有争议。今天我也特别希望,根据这些争议,您能一一给我们解答。现在确实很多专家都在担忧,因为怕三峡大坝,由于卵石夹沙的问题最后堵塞重庆港,对于这个说话,您怎么看?
张光斗:我怎么看,现在我们三峡设计,吸取黄河的经验,我设计的水位是很低的,145米,很多泥沙都排走了,不完全淤在水库里边,汛后水库水位还要提高到175米 ,第二年又回到汛限水位去,所以很多泥沙不淤在水库里边,流下来,当然还是淤一部分,经过大概七八十年以后,冲淤平衡了,然后还能保持发电防洪的效益,缺点呢,重庆港要受到影响,对不对?可是现在呢,我金沙江上修了溪洛渡、向家坝,嘉陵江上我修了工程,很多泥沙,一半泥沙都拦住了,所以呢,重庆港影响不会太大的。而且金沙江上游还有很多工程可以修,上游水土保持住了以后,慢慢地泥沙减少了。 主持人:所以你想,泥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那里的居民是祖祖辈辈在那里耕田,靠这片土地生存的,那么我特别想知道,当这个大水淹没这些田地的时候,您是一个什么心情?
| |
张光斗:我的心情啊很简单。解放有五十几年,因为要修三峡工程,所以库区里面不鼓励投资,不鼓励建设,而人口又逐步增加,所以我去一看,库区老百姓起码一大半以上,生活水平非但没改善,恐怕还降低一些,苦啊,粮食不够吃,还靠救济,每年要救济三四个月,山沟里面的支流,老乡住在棚子里,垦荒破坏水土流失,没有燃料,砍树,破坏生态环境,知道不知道这些情况,老百姓苦不苦?现在北京的一些老爷住着高楼大厦,觉得他们这个生活里边,移民啊,故土难离啊,见鬼。现在这些老爷在北京这样舒服,如果美国有个地方请他去的话,他故土难离?他一下子就去了,什么故土难离。
主持人:你看见库区老百姓这样苦,你怎么感想?现在老百姓讲,谁要富,向水库。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您是不是了解,有些比方说四川的农民把他们移民到浙江,他们在那儿以后呢,他们觉得无所事事,对环境非常不能适应。
张光斗:他的生活,移民移到外面的生活要比他本来生活好不知道多少,他从前住的房子是棚子,他现在住的很好的房子,他现在能够生产了,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
主持人:那么对于老百姓,在新的环境不适应这一点。
张光斗:怎么环境不适应,他不难适应啊。本来粮食不够吃,本来垦荒破坏生态环境,他就舒服?现在三峡移民,对他是有好处的。他现在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生产水平比从前提高,他如果再这样窝在里边,不修三峡工程,也不投资建设,请这些老爷去住到三峡水库去,很多人没有良心啊,现在你讲移民怎么怎么困难,怎么苦。
张光斗关注移民,更关注三峡大坝的工程质量。作为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的副组长,张光斗多次深入三峡工地,为了检查导流底孔,年近九旬的张光斗沿着脚手架,颤颤巍巍地爬了56米。
1912年5月,张光斗出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小镇。18岁那年,他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结构工程,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秋天,张光斗考取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
| |
张光斗先生和夫人钱玫荫女士 |
1935年7月,张光斗前往美国伯克利的加州大学土木系攻读硕士学位。第二年五月,年轻的张光斗获得了硕士学位,随后张光斗决定继续到哈佛大学念研究生,学习工程力学。
拿到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张光斗回到了祖国。26岁,就主持设计并领导施工建设了1500千瓦的四川桃花溪水电站,为军工生产提供电力,支援抗战。
主持人:我听说您主持设计的第一批水电站,有一个四川的桃花溪水电站,给了您一个终生的教训?
张光斗:对。是什么道理呢?人家给我地质图,给我的,我是搞设计的,我按照地质图设计我的东西,结果地质图弄错了,错的,我按照错的地质图设计的,出了事情了,那么这样搞下去的话,你不能怪我啊,你给我的地质图是这个,我这样设计的,法律上我没有责任。
主持人:当时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故?
张光斗:发生了一条,管子漏水了,发生了一条裂缝,山里面的裂缝,那山推动了,水就哗啦哗啦往下流,水管破了,没有搞好,裂缝的地方位置写错了,按照法律上讲起来,我没有责任,因为你给我的图纸是这样的图纸,我照你的图设计的,对不对?
主持人:但您为什么把它称为终生的教训呢?
张光斗:可是我总觉得,我为什么不去看一下,核对一下这个地质,我自己自我反省,法律上没有责任,实际上我是有责任的,我应该去核对这个地质图对不对,所以这个教训对我是很重要的。从此以后,做所有的工程,对于资料,对于设计,对于施工,我必须自己看去。
| |
1958年,毛泽东视察密云水库设计模型。右一为张光斗 |
1958年,张光斗负责设计了中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而且,在当时政治环境极为复杂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两年完成了水库的建设。
张光斗:密云水库做的时候刚好是1959年,1958年开始的,反右以后,这个密云水库很大,工程很大了,只有我一个有经验的,其他都是我的学生。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一边批判您,一边让您工作?
张光斗:那个时候水利系的一个领导,那个人为人不正,一天到晚出坏主意,哄我要我做,结果图纸要我签字,成功了以后都是他的功劳,出了毛病都是我的,结果我不听他的这一套,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廊道里面抽钢筋是他提出来的,他为什么要抽掉这个钢筋呢?他表示他的功劳,他本事大,结果我去了,我说不行,我不赞成这个,这个千万干不得,结果他老带我到处去抢工程去,我不到工地,结果他以党的领导的名义命令下去把钢筋抽掉了,等到我回来一看,就愣了,这钢筋抽掉了,这怎么得了,完蛋了。
主持人:钢筋抽掉会造成什么样的事故呢?
张光斗:这个要出事情的。然后呢,密云水库要处理地基,1958年开工,1959年挡水了,挡水以后要放空水库,处理地基,他这样子想堵死,堵死以后,我没办法处理地基了,所以非过水不行。过水很困难很危险,那个时候,我跟你说老实话吧,我这里没写,我应付的工程很困难,因为太大了,而且都是没有经验的,都是我的学生,都是靠我来决定所有的东西,很辛苦很忙,另外一方面,那个领导干扰,我更困难,一天到晚给你找麻烦,你不听他的,他批判你。
主持人:那这时候你怎么办呢?
张光斗:所以我很为难啦。
主持人:后来周总理怎么知道这个事?
张光斗:我不知道,我没有告状,周总理说三点。第一点,以后我不许离开工地,第二条,图纸上没有他的签字不算数,图纸上一定要他签字才能算数。第三条,如果有人勉强他,要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一定要他做的时候,跟我讲,我来处理。
主持人:如果没有总理这三条,您这个工程,密云水库可能都完成不了。
张光斗:也不是完成不了,弄得我很困难。
主持人:张老,您看人的本能,他是保护自己,那么科学是为国家服务,国家是为人民服务,但您说一个科学家,他在遇到政治压力的时候,他的科学良知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您在政治压力和科学良知之间,您是怎么找平衡的?
| |
张光斗:这个很容易平衡,我绝不会做一件对不起老百姓的事,他也没本事,他靠我,他没办法把我换掉,换掉以后他没人了,他只能拼命压我而已,我不听他的就完了,弄得我很困难而已,一天到晚挨批判而已,我不会听他的话的,他做的坏事不止这个,还有很多事了,弄得我毫无办法。
主持人:但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在您这一生当中有没有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您也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呢?
张光斗:绝不会干,我绝不肯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你充其量把我换掉,换掉了,我另外找工作就完了。
主持人:但您不会去做违背科学良知的事。
张光斗:不是违背科学,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我不会做的。
现在张光斗依然关注着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走向,他要对《2020年中国科技和技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正是用这台电脑,八十多岁的张光斗借用放大镜,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自传《我的人生之路》。他说,我想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包括生活、学习、工作、思想做一个交待。
主持人:张老,在这本书当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是机遇。
张光斗:人一生完全靠自己不行,要靠机遇,可有了机遇以后,要选择,譬如是到美国留学读博士呢,还是回国?你要选择,而基本出发怎么对得起老百姓,怎么对得起国家,机遇有,但选择是自己的。机遇第一的,没有机遇你啥办法也没有,有了机遇再选择,选择的时候,有出发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
主持人:张老,这是您写的《我的人生之路》,那么我注意到这样一张照片,您看,您头戴着安全帽,脚穿胶鞋,我其实在很多媒体上都看到过这个形象,应该说是您的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我注意到一点,您是被人架着爬的脚架,我听说您为了检查施工,经常像壁虎一样,爬行于悬崖峭壁。
张光斗:应该说桃花溪的这件事情给我一个教训,刚才我跟你说过了,我既然担任这个职务,了,我必须要去看,如果我没有力量爬了,我说我不行了,老了,不来了,不干了,不是我事,我担任这个职务,我必须去看,这是我总结经验教训出来的东西。
主持人:张老,无论是您在访谈当中,对自己非常自信也好,还是您跟苏联专家争执,那么应该说,您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但是呢也有一些人说您有些霸道,甚至是非常苛刻,那么对于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呢?
张光斗:什么苛刻?
主持人:比方经常说爱教训人,经常说“你懂不懂”“你知不知道”“你不能这样”,对于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
张光斗:我这样做的话,出于爱护,而不是去整人。你比如说三峡工程,工地有一些施工质量不好,我就跟他说你不好,你不能这样做,爱护他,而不是一天到晚好好好,做好人,对,做好人,看见别人做的不对的事情,不加以劝告是错误的。
主持人:张老,我觉得,谈到您的水利工程问题也好,谈到很多事情,您非常自信,那么这种自信,您觉得出自哪里呢?
张光斗:我没有什么自信,我只有一条,头一个要对老百姓负责,第二条应该老老实实地凭我自己的能力水平说话,不要说假话。至于说我说的话是不是对,绝对对,我也没把握。
主持人:我觉得在我看来,一个人能说真话,应该说是要有一定境界的,人格是非常崇高的。那么您觉得,您的一生真的就做到了任何事情都能说真话吗?
张光斗:基本上。所以我跟温迪雅讲,她说我是不是都说真话,我说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少说几句假话,在中国的社会,有些真话也不能说我就不说了,也不说假话就完了。一个人活着,人生观到底为什么,为了名利?对于我讲起来,说一点名利思想也没有,也不好说,可是比较淡泊。
主持人:那您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呢?
张光斗:人生价值有两条,我们吃的住的,生活都是靠老百姓,我们应该给老百姓做些工作,国家很危险的时候,应该为国家做些工作,这是头一条。第二条,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电灯、电视、汽车,都是前人的劳动结果,我一生应该为后人做些事情,这是我的人生哲学。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能够为老百姓,为后人做些工作,才有价值,名和利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