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当时,海水温暖而又清澈,喜欢生活在浅海的各种钙藻和海绵动物大量繁殖,死后又被藻类缠绕包覆,天长日久,终于形成了厚厚的礁体。世界上二叠纪生物礁类型多样,造礁生物十分丰富,在许多地区并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科学家们通过对世界各地二叠纪生物礁的分布和特征的研究,得到了如下认识: 早二叠世的生物礁主要分布于泛大陆的北缘陆棚、乌拉尔山脉的前陆盆地以及哈萨克斯坦近里海盆地。早期的礁为Palaeoaplysina礁和叶状藻组成的礁,而晚期的礁主要出现于阿丁斯克期,为Shamovella和苔藓虫组成的礁。 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生物礁是由苔藓虫、海绵和Shamovella组成。全球分布十分有限,且研究程度较薄弱。茅口期的礁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北美瓜达鲁普山脉的卡皮坦礁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礁,被视为礁的模式。茅口期的礁以海绵-古石孔藻的大量出现为特征。Shamovella和古石孔藻是其包覆生物。以珊瑚为骨架的生物礁仅见于阿曼和日本的北上山地。 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礁以西欧镁灰岩统盆地的礁为代表,这些礁的类型简单,由叠层石或苔藓虫组成。长兴期的礁以中国南方最为典型,类型多样,生物十分丰富,以海绵、珊瑚为主要造架生物。 总的来说,除了Palaeoaplysina以外,二叠纪生物礁基本上分布在南北纬30o之间,因此它们代表温暖气候条件下发育成长的礁,与现代珊瑚礁的分布十分相似,并具有与其相似的生态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