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尼克蓄电池PRG12-100UPS电源精密仪器
1.极板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棕色多孔状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多孔海绵状纯铅(Pb);在同一单格电池中,将正、负极板交错排列,中间插入隔板,便形成正、负极板组,而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片,安装时正极板夹在负极板之间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按正极板的标称容量来计算的,一片正极板的标称容量为15A·h,单格容量即为整个蓄电池容量,若单格正极板为7片,则整个蓄电池额定容量为105a·h
2.隔板
隔板夹在正、负极之间,防止极板短路的绝缘体;隔板带槽的一面垂直面向正极板,以使正极板附近电解液较多且易于流动,充电时气泡可沿着着槽上升,同时脱落的活性物质也可沿着槽下落。
3.电解液
电解液是由纯净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的密度和纯度直接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寿命和性能。一般工业用硫酸和非蒸馏水都含有杂质,严禁加入蓄电池内。
4.外壳
用硬橡胶或塑料制成整体,由隔壁分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个单格内装有电解液,正、负极板组浸入电解液成为单格电池;壳的底部有凸棱,以支持极板组;加液口上有盖,其上有通气孔应保持畅通;各单格电池极板组的正负极用连接板连接,使单格电池相互串联。
1.电动自行车动力蓄电池
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分别为2708万辆和3120万辆,市场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同比增长12.4%。进入“十三五”,在国家政策导向及扶持下,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19年4月电动两轮车新国际的实施,使得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019年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占比率下降到86.8%左右,同比增长率保持在10.7%。
2.汽车起动蓄电池
201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市场保有量达到2.6亿辆,同比增长8.83%。由于目前汽车用蓄电池100%使用铅酸蓄电池,因此,2019年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同比也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率。
3.通信基站UPS用蓄电池
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通信基站数量达到841万个(2G+3G:284、4G:544,5G:13),其中宏基站252万个,同比增长29.7%。2019年约有50万个宏基站需要更换备用电池,需要更换铅酸蓄电池数据量约1200万只,产量约1440万kVAh。在“十三五”之前,基站更换的电池100%采用铅酸蓄电池 。进入“十三五”,中国通信基站的主要运营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采用动力退役锂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使得铅酸蓄电池的占比率逐年下降,2019年同比下降32%左右。
4.出口蓄电池
中国是的铅酸蓄电池对外贸易国,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非洲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十三五”之前,铅酸蓄电池的直接出口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10%左右,并保持稳定的增长和良好的贸易顺差形势。
进入“十三五”后,铅酸蓄电池进出口贸易环境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铅酸蓄电池征收4%的消费税;二是国内铅价大幅上涨,与国际铅价差达15%以上;三是企业用户工成本和环保成本的增大;四是2018年开始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十三五”中国铅酸蓄电池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逐渐下降,出口量出现小幅下降趋势。2019年铅酸蓄电池的出口量为1.7亿只,同比下降10.4%。
铅酸蓄电池存在的客观性
一、稳定的电化学体系(-40℃ ~+100℃ )
二、高再生循环率(98%)
三、价格低廉、用途广泛
四、技术提升空间较大
技术研究方向——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1、结构创新----双极性蓄电池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就是由双极性极板、隔板及电解液组成的电池。双极性极板是指一块基板的两面分别涂正膏和负膏形成的极板。
双极性蓄电池特点是将正负板栅合二为一,取消了极群汇流排和极柱。与传统产品相比重量减轻30-50%、体积减小30-50%;能量密度为60-80Wh/kg;大电流放电能力和快速充电能力大幅度提高。
2、纯铅蓄电池
优点:薄形化、密度增大,耐腐蚀强,能量密度高、快速充电强、高温寿命长。
缺点:成本高,卷绕工艺、水平叠加工艺复杂,立式极板强度差(涂板、配组、装配),极群汇流排腐蚀
3、电解液改性——高能电解质(优化硫酸根离子载体)
蓄电池行业当前的任务
1、传统生产模式的改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电池轻量化
3、节能减排、清洁化生产:削减源量、源强(铅粉机、一炉多机、固化室、充电机、铸焊机; 内化成、淋酸、酸循环、预处理);提高净化效率(三级或四级、新型药剂、循环利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代替人工。
4、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国际电池协会BCI认为,各国需要在环保、安全和资源保护条件下发展能源产业,发展铅蓄电池产业实质上是创造一个“闭环行业”,可保护全球铅原始资源的持久性。
5、向实现工业4.0迈进
实现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向生产组织由单向计划排产向多订单协同生产方式转变、半自动化装备向高度智能化产线转变、独立软件系统向集成运营平台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