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受重点耗能企业生产下降的影响,全市规上工业
能源消费量呈微降态势。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主要情况
(一)规上工业能耗略有下降,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13.92万吨标准煤,与上年同期比下降0.77%,比一季度降幅收窄0.96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轻工业和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5.27万吨和288.6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36%和0.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12%。
(二)
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明显。根据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共有453家高耗能企业,上半年累计能源消费量达255.34万吨,下降1.73%,比全市规上工业能耗降幅大0.9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81.34%,所占比重与去年同期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其中,五大高耗能行业“一升四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为99.9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9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43.17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费量为50.50万吨标煤,同比下降6.16%。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量为61.00万吨标煤,同比下降7.23%。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量为0.7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46.37%。
(三)分县区能源消费差异明显。由于各县区自身经济发展和生产消费情况有所不同,上半年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增长情况存在较大差异,16个县区能源消费呈现“6增10降”现象
二、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长趋势明显
上半年,全市累计用电量116.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3%,6月当月
全社会用电量18.88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1.81%。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6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比一季度下降0.13%的增速比提高1.74个百分点。6月当月第二产业用电量1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6%,比一季度下降8.55%的增速比提高19.6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61.86亿千瓦时,与同期比增长1.29%,比一季度下降0.44%的增速提高1.73个百分点。6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2%,比一季度下降8.84%的增速提高19.66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能源消费受工业经济形势波动影响较大,节能不可控因素增多。上半年,随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部分高耗能企业生产的恢复,一些重点行业生产增长,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动力,同样成为节能工作的阻力。比如上半年规上工业能耗增速较快的县区中,鸭河工区是由于鸭河电厂生产增长直接拉动、官庄工区是因为石化集团产能增长、南召县是国网新源的复产影响、方城县则是宛北水泥调整统计口径能耗大增导致,等等这些因素将对今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节能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压力,节能工作不可控因素增多。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当前,全市工业化进程加快,但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明显。从工业能耗行业结构看,高耗能行业发展较快、低载能高附加值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全市能源消费的重点仍在重工业,节能降耗的关键也在重工业。从上半年的能源统计数据看,轻工业能耗所占比重为8.05%,重工业能耗占比重高达91.95%,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全市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三)能源消费品种不够优化。规上工业能源消费主要以原煤为主。上半年,原煤消费372.53万吨,占比较高,而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占比较低,能源消费格局相对单一。由于原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固体废物,易导致雾霾天气及酸雨污染。基于环境生态效益的视角,以原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成本巨大,将导致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企业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基础工作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一是能源计量设施不完善;二是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工作不得力,业务素质不高;三是企业能源统计人员服务意思不强、更换比较频繁。
(五)节能降耗的空间不断缩小。随着近年来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节能技术的更大范围推广,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耗能设备的进一步更新,使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压力加大,节能降耗的空间日益缩小。
四、下一步节能降耗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低载能高附加值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形成了以冶炼、水泥、发电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它们在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我们应该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建立新上项目“能耗预评估”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制定行业准入条件,对单位增加值能耗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高能耗企业,不宜批准新建。同时,大力发展低载耗高附加值产业,增加行业的多样性,切实降低对能源消费的依赖,逐步降低能耗水平,走上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测。能源消耗大户既是节能降耗的重点也是节能降耗的潜力。建立有效的节能管理制度,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测,采用与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制定节能降耗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完善能源监测和统计制度等多种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重点耗能单位的能源消费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三)强化完善责任管理和考核体系,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全社会节能。通过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推动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完善各地区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尽快建立全市及地区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把行业节能分解到重点企业、行业,通过实行分级目标责任管理,加大综合考核和监管预警力度,合理把控能耗总量,实现全社会各领域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