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不限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储能 氢能 燃料电池 充换电 电力 能源互联网 电气 碳中和 煤炭 石油天然气 宏观能源 燃气 环保 新能源
文件类型:
不限 法规 通知公告 规划计划 规范性文件 监管文件 项目核准 标准定额 规章 行政许可 数据公布 安全通报 事故通报 政策解读 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 调价公告
发布时间:
不限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 所属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 当前位置:能源政策库 > 新能源

    发布机构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2-08
    文件类型 规划计划 标签 氢燃料电池 光伏储能配件 新能源产业
    内容要点

    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光伏储能配件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高端化合物芯片、PCB切割刀具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为核心的新型建材产业链,做强做大全流程轻纺服装产业集群,做精做优畜牧水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关键数字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4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2-08 来源: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

    金发〔2024〕5号

    各乡镇街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园区工委和管委,区直各单位:

    《金安区2024年度工业发展要点》已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4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doc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

    2024年2月8日

    金安区2024年度工业发展要点

    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推动“十四五”规划任务全面落地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落实之年。全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度服务和融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实施“136”工程(1条“主线”即以全面推动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围绕3大“中心任务”即平台、产业、企业,力求在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生态、服务6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总体目标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动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

    1. 打造数字化转型区域样板

    加快金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区一业一样板”示范建设,对标创建、整体转型,力争年内建成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推动平台深度赋能。依托“羚羊”平台、六安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等,推动“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研发、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数字化升级,开展人才培训、诊断咨询等工作,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本。强化供需对接合作。依托六安市软件园、六安市软件产业学院、六安市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载体,引育一批优秀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搭建数字化供需对接平台,汇聚优质资源,深化合作层次。

    (二)着力推动“平台、产业、企业”大提升

    2. 建设对外开放大平台

    加速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实化“管委会+公司+基金”发展模式,为“双招双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加紧“一区两园”整合步伐,明确落实职责边界和事权划分,高效完成金安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机整合新城片区、城北片区,有序剥离开发区社会事务,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实现“规划一张图、招商一盘棋、项目一张表、考核一本账”,建立高效规范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推深做实六松现代产业园,进一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氢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协同搭建产业协作、科技创新、金融赋能三大功能兼具的发展平台,力争成为省际合作示范园区。围绕共建省级“瑶海经济开发区”金安园,高水平编制合六合作园区专项规划,探索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机制,增强跨区域合作动能。加大科研院所建设。抓住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六安市软件园、六安市技师学院等科研院所在我区优势,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积极引聚创新资源,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资源互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3.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群

    坚持项目为王。紧紧围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要求,坚持以重大工业项目招引为引擎,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关联、成链、集群发展。坚持产业为纲。重点建设轻量化零部件、电驱传动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光伏储能配件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高端化合物芯片、PCB切割刀具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为核心的新型建材产业链,做强做大全流程轻纺服装产业集群,做精做优畜牧水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坚持产业协同。围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加速形成轻量化车身及零部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关键部件、车规级芯片等产业链,成为实现工业量质并举、速效同增最强引擎。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建成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项目转化成规上企业15个。

    4. 培育典型示范好企业

    锚定发展方向。以“专精特新” “科技创新”为方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加强互动创新。协同深化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促进自身与整机(系统)互动发展。鼓励企业运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市场。打造质量品牌,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新增产值10亿元企业1家,新增产值5亿元企业4家,产值亿元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级工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8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三首”产品企业3家左右,60%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三)统筹推动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生态、服务实现新的突破

    5. 科技创新引领有所突破

    主动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加强与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合作,建强六松科创中心。引导和支持氢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联合上海高校院所,通过项目实施和平台创建凝聚科技人才力量;动态更新上海—金安协同攻关科技创新项目库,入库项目不少于2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和科技专员制度,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和专家人才深度合作,每年引进10名左右高层次专家人才担任企业“科技顾问”。统筹做好研发活动全流程管理。动态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两清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5%以上,新增省市级研发机构3家以上。强化行业领军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定向委托等方式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工业精品,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培育省级新产品1个、省级工业精品1个。

    6. 人才引进培育有所突破

    做实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建立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定期在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布。引导规上工业企业注册“社区快聘”平台,通过“三公里”就业圈,营造全区招才用才氛围。常态化开展“助企招工”“助企招才”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春风行动,每季度举办不少于2场校园招聘、周三招工、周六招才、人才夜市等特色招聘会,每月举办“直播带岗”“车间选岗”网络招聘活动不少于1场,每年举办“融企直训”活动不少于2场。做好技能人才引进。围绕区内新落户投产企业需求,做好青年人才引进,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左右;推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开设“人才订制班”,计划培养不少于200人。精准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技能人才,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500人以上,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300人以上。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两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知名高校和长三角先发地区优秀企业开展培训实训、对标研学、观摩交流活动,培养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复合型科技产业管理人才。

    7. 金融服务保障有所突破

    强化融资对接服务水平。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总体要求,完善银企对接便捷化、常态化机制,帮助企业与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发挥数字金融优势,引导企业使用省、市中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拓宽企业线上融资渠道。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优惠。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区担保公司担保费率继续控制在1%以下,其中专精特新、足额资产抵押等业务保费降至0.8%。完善上市企业培育体制。建立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动态管理,分级培育,强化梯队建设,定期组织走访精选的入库企业。针对酷豆丁、明天氢能等重点企业,继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年内力争帮助酷豆丁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成功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完成2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用活投融资平台。不断拓展产业基金平台,引入更多市场化投资基金和项目资源;持续创新联合信贷产品,联合各类金融机构通过风险共担方式大力开展“园区贷”“科技贷”业务。

    8. 土地要素保障有所突破

    强化土地供应效能。引导企业“工业上楼”、建设“多层厂房”,全力提升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深化园区“标准地”改革,大力提高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占比,力争到年内园区新批工业供地100%“标准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坚决实施差别化配置政策,对评价为A类的企业正向激励,从项目资金申报、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优质企业质效提升,做大税收营收“分子”。重点引导亩均效益评为B、C类的规上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计划5家B类企业进入A类序列,10家C类企业进入B类序列;全面开展亩均效益评为D类的企业调度帮扶,科学实施提升效益的方案,对占地5亩以上D类规下工业企业有序进行腾退出清。

    9. 绿色生态发展有所突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落后产能尽快退出市场,引导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以点带面,带动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新增省市级绿色工厂2个以上。实施工业绿色战略提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管控体系,落实差别化管控措施。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在全区企业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升级、工厂智能化改造。新增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个以上,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台。

    10. 为企服务方式有所突破

    探索惠企政策一网办。开展各系统各部门惠企政策标准化、颗粒化、情景化梳理汇编,建立统一高效的政策兑现工作机制,探索政策资金兑现“免申即享”全覆盖和“预拨制”,将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考核体系。深化助企网格化服务。坚持问题导向,依托“营商环境网格员”队伍,全面、及时、就近收集小微市场主体诉求,做到“抓大不放小”;同时包保联系人可通过网格员掌握企业真实情况,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优化企业家专注主业社会环境。持续推动服务下沉。充分发挥“企业+班长+首席”工作机制作用,定期组织首席“走出办公室走进生产线”,全面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现场为企业精准“把脉”,解决企业共性问题,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定期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健全企业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机制,让民营企业事有处办、难有处解。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