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不限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储能 氢能 燃料电池 充换电 电力 能源互联网 电气 碳中和 煤炭 石油天然气 宏观能源 燃气 环保 新能源
文件类型:
不限 法规 通知公告 规划计划 规范性文件 监管文件 项目核准 标准定额 规章 行政许可 数据公布 安全通报 事故通报 政策解读 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 调价公告
发布时间:
不限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 所属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 当前位置:能源政策库 > 电力

    发布机构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布日期 2023-09-01
    文件类型 规划计划 标签 智慧电厂 智能煤炭 数字电网
    内容要点

    产业数字提质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差异化数字化改造,每年征集和遴选一批典型实践案例。支持白酒、医药、食品等消费品行业建设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形象;推动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产业链协同,加快与上下游产业深度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能衔接,实现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发展;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协同研发、柔性生产、视觉检测等应用探索,加快生产环节智能化提质、产品终端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加快建设5G智能煤矿、智慧电厂、数字电网,完善“能源云”平台,强化行业统筹管理和安全监测。

    关键数字

    到2025年,打造数据安全试点企业50户,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重点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9-01 来源: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现将《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助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着力点,结合我省工业领域发展水平和能力条件,充分挖掘和释放数字化转型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升级。

    (二)发展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融合应用广泛普及,创新生态不断健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到2023年,打造一批成效明显的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形成点状带动作用。力争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4%、73%。

    到2024年,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逐步形成行业协同发展的规模效应,涌现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实践,数字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力争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7%、76%。

    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备的网络、平台、安全、数据、算力等供给支撑能力。力争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0%、80%,为“十五五”时期我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

    立足省内重点产业发展实际和转型需求,着力实施“八大工程”,加快完善网络、平台体系,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产业数字化提质,夯实安全、算力等基础支撑,强化服务能力,健全发展生态,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成效显著的标杆示范项目。

    (一)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推动工业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运用5G、WiFi6、TSN、NB-IoT等新型网络技术,推动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网络化连接,打造高质量内网体系。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提高外网承载能力。建设覆盖重点工业园区的“双千兆”网络,支撑园区“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探索。加快能源、电子、白酒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推广,支持化工、装备、食品、医药等链主企业建设行业级节点。到2025年,实现开发区有线光纤、5G网络“双千兆”覆盖,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5个,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1个。

    (二)平台体系创新工程。推动贵州“工业云”平台功能完善和服务优化,加快向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发展,构建“产业大脑”。面向重点产业集群聚集地区,鼓励主管部门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综合管理和资源协同。支持化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龙头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经验推广和服务延伸。汇聚一批面向产品研发、设备运维、生产监测、供需对接等应用场景的工业APP,提供轻量化服务。推动各级平台间互联互通和服务互认,促进区域、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到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3—5个,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汇聚工业APP1万个以上;推动100万台(套)设备联网、5万户企业上云。

    (三)企业应用普及工程。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先行先试,按照国家标准打造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5G全连接工厂,探索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模式场景,每年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普及推广低成本、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支持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改造,每年打造一批“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运用数字手段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接入大企业平台,通过订单分配、众包众创、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互通。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等国家标准贯标。到2025年,全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0%、80%;累计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100个、“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200个;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企业200户,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的企业200户。

    (四)产业数字提质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差异化数字化改造,每年征集和遴选一批典型实践案例。支持白酒、医药、食品等消费品行业建设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形象;推动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产业链协同,加快与上下游产业深度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能衔接,实现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发展;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协同研发、柔性生产、视觉检测等应用探索,加快生产环节智能化提质、产品终端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加快建设5G智能煤矿、智慧电厂、数字电网,完善“能源云”平台,强化行业统筹管理和安全监测。分批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综合管理、智慧物流、安环监测、产业图谱、产业链招商等应用,着力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园区。到2025年,累计遴选行业典型实践案例100个,建设智慧园区示范项目10个。

    (五)工信安全保障工程。引导企业加强数据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推进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对照国家有关标准,面向重点企业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和应急演练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数据安全风险防护能力。构建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加强各级工信主管部门监测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依托贵阳市“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优势,发展边界防护、安全审计、数字认证、态势感知等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加快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贵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靶场建设,持续优化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到2025年,打造数据安全试点企业50户,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重点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

    (六)数字基础夯实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加快引进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央企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等数据中心,发展服务器、数据库、电子元器件等算力基础软硬件产业。加快完善华为云计算基地、腾讯七星数据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鼓励相关企业打造细分领域产品和服务,建设云服务“首位产业”。发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探索工业数据交易模式,推动数据“聚通用”。争取承接国家“新基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到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80万架、服务器达到400万台。

    (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梳理我省数字化转型供给侧产业短板,引进培育一批工业控制、虚拟仿真、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等领域的高水平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壮大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传感器、新型显示等硬件产业。加强服务商资源池构建,每年遴选和调整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组织专业服务机构,集中深入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贯和“把脉问诊”工作,每年免费诊断一批企业,针对性助力企业做好数字化路线规划。发挥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构建省内外工业企业、服务商、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举办各类供需对接活动。到2025年,诊断工业企业200户,举办供需对接活动10场以上。

    (八)融合生态发展工程。以工业企业为主体,坚持应用牵引和数据驱动,推动“产学研用金”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测试验证,促进成果转化和落地。加快经验沉淀,支持有能力的工业企业、服务商、研究机构、行业组织联合编制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支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加快成熟方案、典型案例和优质服务推广。探索川滇黔渝、泛珠三角九省(区)等跨区域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到2025年,建成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2个,参与2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标准编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统筹。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开展不同行业领域转型路径等前瞻性问题研究,以需求为导向制定转型推进指南。加强省级部门横向联动和纵向配合,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任务目标,落实清单责任,定期评估各地区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每年评估分析上一年度工作推进情况,结合本年度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编制专项工作方案。

    (二)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好《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政策,发挥省级专项资金、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加大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助。加强政策宣贯,确保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鼓励产融结合探索,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数字化转型领域。

    (三)加强人才支撑。推进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共建、企地共建等模式,搭建人才流动交互的机制,联合培育懂工业化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分年度有序组织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专题培训活动,提高有关部门及市场主体的认识理解水平和应用实践能力。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训试点工作,打造特色产业学院。

    (四)加强宣传推广。汇编数字化转型推进成效和研究成果,发挥主流媒体和政务平台作用,分系列面向全社会普及推广政策导向、技术趋势和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实践积极性。高质量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数博会,承接国家部委数字化转型会议、论坛、赛事等生态活动,打造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