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专业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服务平台
京ICP备14050515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10837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339号
Copyright 2005-2024 in-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机构 | 射阳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24-08-30 |
文件类型 | 规范性文件 | 标签 | 加氢站 新能源汽车 换电站 |
内容要点 | 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港站枢纽充电、加气、加氢等配套设施高质量发展。加快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换电模式和“光储充”试点应用。有序开展中重型货车氢燃料等示范和商业化运营。加快建设绿色港口,集疏港运输逐步减少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推广使用新能源重卡。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推动货运“一单制”应用试点。 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在内河沿线布局建设电能、天然气和氢能服务站。大力提高岸电使用率,到2025年,主要港口、码头岸电使用电量较2020年翻一番。 |
||
关键数字 | 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城市物流配送更新车辆电动化比例力争突破60%。2024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00辆以上。 到2025年,全县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左右。 |
发布日期:2024-08-30 来源:射阳县人民政府
射政发﹝2024﹞18号
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射阳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射阳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30日
射阳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江苏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苏政发〔2024〕53号)和《盐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盐政发〔2024〕19号)要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治理;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NOx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目标。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严格环境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禁核准或备案钢铁(炼钢、炼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不含光伏压延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的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涉及产能置换的项目,被置换产能及其配套设施关停后,新建项目方可投产。(县发改委、县数据局、县工信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驻射农盐场落实。以下均需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驻射农盐场落实,不再列出)
(二)加快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退出。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加快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提高低(无)VOCs含量产品比重。实施源头替代工程,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力度。推动重点企业、钢结构、包装印刷企业、船舶修造、家具制造企业实施低(无)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2024年,对照市级质量监督抽查产品目录,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抽检不少于4批次。鼓励和推进汽车4S店、大型汽修厂全水性涂料替代,2024年底前,完成第一批11家汽修行业治理。(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园区、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按规定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和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等“绿岛”项目。(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数据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低碳高效发展
(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35%左右,可再生能源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40%左右。(县发改委牵头,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配合)
(六)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鼓励发电向高效、清洁机组倾斜,落实“清洁发电、绿色调度”。新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替代方案不完善的不予审批;不得将使用石油焦、焦炭、兰炭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降低重点领域能耗强度,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县发改委、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数据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淘汰热力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充分发挥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的供热能力,对其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进行关停或整合。(县发改委、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到2025年,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农产品加工等燃煤设施。(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配合)
(八)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除热电联产锅炉外,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炉窑、炉灶等燃烧设施,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原则上采用清洁低碳能源。安全稳妥推进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实行清洁能源替代,或因地制宜采取园区(集群)集中供气、分散使用方式;逐步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工信局、县发改委等配合)
四、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
(九)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到2025年,铁路、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30%和13%左右。探索将清洁运输作为火电、水泥、玻璃等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审核和监管重点。(县交通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射阳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城市物流配送更新车辆电动化比例力争突破60%。2024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00辆以上。(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城管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港站枢纽充电、加气、加氢等配套设施高质量发展。加快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换电模式和“光储充”试点应用。有序开展中重型货车氢燃料等示范和商业化运营。加快建设绿色港口,集疏港运输逐步减少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推广使用新能源重卡。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推动货运“一单制”应用试点。到2025年,全县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左右。(县交通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射阳港开发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25年11月1日起,实现全县国三柴油货车限行。在火电、煤炭、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力争提前一年在2024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含场内车辆)。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货车。鼓励逐步推进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含场内车辆)淘汰。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机动车联合监管执法模式,建立常态化联合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强化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监管执法。开展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检测。(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工矿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2024年,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60%,到2025年,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港口、机场新增和更换的作业机械采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占比达到90%以上。实施到港船舶燃油抽样检测,抽样燃油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射阳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管局、射阳海事处、射阳港开发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在内河沿线布局建设电能、天然气和氢能服务站。大力提高岸电使用率,到2025年,主要港口、码头岸电使用电量较2020年翻一番。(县交通局牵头,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射阳海事处配合)
逐步通过电子标签、电子围栏、远程排放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管控。(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交通局、县公安局等配合)
(十二)强化成品油和船用燃料油质量监管。加强油品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尿素、发动机润滑油、车用汽油清净剂等抽检不少于20批次。加大车用柴油抽检力度,对发现的线索进行溯源,依法追究相关生产、销售主体责任。(县发改委、县公安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三)强化扬尘污染治理攻坚。持续开展“清洁城市行动”。聚焦施工工地、裸露地块、港口码头、城市道路、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区域开展扬尘治理攻坚,道路、水利等长距离线性工程实行分段施工。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渣土运输车辆。推广装配式施工,推进防尘天幕和全电工地试点。建筑工地无大面积未覆盖裸土,推进5000平方米及以上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当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渣土运输车辆。到2025年,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3%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50%以上;对城市公共裸地以及废旧厂区、物流园、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排查建档并采取防尘措施。(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根据《关于印发盐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规发〔2024〕2号),以妥善解决秸秆出路为着力点,鼓励结合实际合理统筹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到2025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离田利用的科学化、均衡化,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综合运用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及巡查精准度。(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压降排放强度
(十五)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鼓励储罐使用低泄漏的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定期开展密封性检测。企业不得将火炬燃烧装置作为日常大气污染处理设施。2024年年底前,经开区、港开区、高纺园、高创园建立统一的泄漏检测与修复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一轮泄漏检测与修复实施效果抽测评估;建立分环节、分物种管控清单,实施高排放关键活性物种“指纹化”监测监控和靶向治理,到2025年,VOCs浓度比2021年下降20%。建立联合监管机制,督促油品码头依法安装油气回收设施。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专项检查。推动全县在营加油站三次油气改造建设。(射阳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与提标改造。巩固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加快推进煤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有序推进9家铸造、1家水泥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到2025年底,全县水泥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分类处置。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整合小型生物质锅炉。重点涉气企业逐步取消烟气和含VOCs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需要无法取消的,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及备用处置设施。持续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力争2024年底前完成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等级提升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实施提级改造,培育创建一批绩效A级、B级和引领性企业,绩效A级企业优先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配合)
建立和完善专家服务支撑团队,强化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县城管局、住建局进一步提升道路和工地扬尘精细化治理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全面提升移动源污染防治水平。射阳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临海镇、黄沙港镇,聚焦排放大户友好减排“对标找差”。各镇区全方位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提升,推进清洁原料替代、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经开区、合德镇、海通镇、盘湾镇加快完成铸造行业的综合整治。(相关镇区、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因地制宜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油烟和恶臭扰民问题。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餐饮服务单位的建筑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建设,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利用专用烟道有组织排放。推动实施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规模以上及投诉集中的餐饮服务单位、城市综合体应当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拟开设餐饮服务单位的建筑应建设专用烟道。(县城管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数据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稳步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推广氮肥机械深施和低蛋白日粮技术。强化工业源烟气脱硫脱硝氨逃逸防控。支持粪污输送、存储及处理设施封闭,加强废气收集和处理。力争2025年底,全县化肥使用总量较2020年削减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95%左右。(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射阳生态环境局等配合)
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十九)开展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空气质量未达标时编制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路线图及重点任务,并向社会公开。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巩固改善空气质量。(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完善全县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落实长三角地区协作机制,加强各镇区、部门联防联控联动,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应对保障。(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镇区责任分工。按照省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启动预警,按照预警提示信息,依法依规采取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应急减排清单覆盖所有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应急预案移动源管控要求,建立重点用车单位清单,实现动态管理。(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科技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
(二十二)强化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并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指挥调度功能,加强机场、港口、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公路等大气环境监测和结果运用。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覆盖。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加强移动源路网信息、交通流量、排放状况、保有量等信息互联互通。(射阳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强化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加快配备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氢火焰离子检测仪、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等装备。依法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探索超标识别、定位、取证和执法的数字化监管模式,开展执法效能评估。在锅炉炉窑、柴油车(机)、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质量、餐饮油烟、扬尘污染治理和煤炭、油品、涂料质量监管等方面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强化决策科技支撑。推进低浓度、大风量、中小型VOCs排放污染治理、氨逃逸精准调控、多污染物综合治理等技术方法研究。支持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科技攻关,探索硝酸盐与二次有机物生成机制、精细化调控等。到2025年,完成传统大气污染和碳排放融合清单编制并实现逐年更新。(县科技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气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强化政策支撑
(二十五)强化法规标准引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法规标准宣贯,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重点行业按照技术指南或工程规范,制定精细化治理方案。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进口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发动机应达到我国现行新生产设备排放标准。(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完善价格税费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按车辆排放水平试点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对港口岸基供电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推动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鼓励对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充电给予积极支持。(县发改委、县交通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射阳港开发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抓住国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环保装备升级换代、汽车以旧换新。完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激励政策,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射阳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方式加大传统产业及集群升级、工业污染治理、铁路专用线建设、新能源铁路装备推广等领域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对减污降碳协同项目予以财政支持倾斜。有效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全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争2025年末,全县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000亿元。深化“环保贷”机制,不断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县财政局、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强化责任落实,开展全民行动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环境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统筹考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细化任务分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射阳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引导全民共治。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普及大气环境与健康知识。依法依规将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运维、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定期依法向社会公布。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依法公开排放检验、污染控制技术等环保信息。着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倡导全民行动,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改善空气质量。(射阳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