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全公司都憋着一口气,人人都向一个方向努力,就是要到2010年实现油气产量2500万方至3000万方。”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党委副书记郭太现说。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负责渤海地区的石油开采。渤海地区的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分布相对不稳定;重质稠油约占80%。这样的自然条件,给渤海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郭太现笑着说,这块“硬骨头”,我们啃了足足40年,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手段、管理水平都跟上来了。
先进技术是基础
从1977年到2006年,从中国第一个合作开发的埕北油田到公司自主开发了绥中36—1油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一步一步引进并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勘探开采技术。绥中36—1油田是海上自营勘探开发规模最大的油田,年产原油近400万立方米。
过去进行石油开采,都是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制定出一套可行方案,然后一线人员按照预定方案来打井,如果实际情况与预定方案有出入,也只能根据一线传回的情况由后方专家修改实施方案,然后重新调整钻井计划,这样做效率低而且成本高。针对这种情况,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采用了实时随钻决策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打井过程中将遇到的情况实时传送到公司的三维可视化中心,由多位专家在现场随时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钻井的方向、位置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油田开采的准确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三维可视化中心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可视化系统。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技术部开发总工程师赵春明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把油田搬到地上,把人放在油田里”。记者在三维可视化中心看到,这套系统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模拟出海底地层的情况,水、油、汽的分布情况,目前已打通的管道情况等。研究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海底的地层世界,从而准确地制定方案。
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还拥有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9项提高油井产能技术创新,5项工程措施创新,4项生产管理创新,13项配套技术创新,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科学管理是保证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是一支精简的队伍。现有员工约700人,其中科研一线人员占29%,生产一线人员占31%,机关管理人员占28%,对外合作人员占12%。
而海上开采石油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如何稳定队伍,保证产量,就需要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坚持分层次、按专业细划工作流程,财务、采办、生产、科研等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而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了多学科、多专业的充分结合,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研究质量。
郭太现介绍,天津分公司制订了系统的新员工培训体系,以促进新员工快速成长;制订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及晋升机制,来促进复合型和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塑造了一支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过硬的科研队伍。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生产部的同志告诉记者,在生产管理方面渤海油田是“大油田过穷日子”。渤海有一些储量100万立方米至200万立方米的小油田,一些国外的公司是不屑于开采的,因为产量小,投入大。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为了保证产量,最大限度地开采利用油气资源,对于一些这样的小油田也要进行开采。他们在不违反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简化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和投资,最大程度地保证开采效率。
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建立了设备完善的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具有电子海图与船舶动态跟踪、远程视频监控及码头监控、人员动态跟踪、溢油应急指挥、重大危险源跟踪、海底管线和电缆预警系统等13项功能。郭太现告诉记者,对于在海上作业的一线员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不仅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来保证他们的安全,而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也非常关心。
采访结束时,郭太现说:“经过不断努力,我们将把渤海油田建设成为21世纪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实现这个目标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