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日期:2020-02-04    来源:人民日报

能源财经

2020
02/04
15: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非水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電 补贴政策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對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辦法。
  《意見》主要明確4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做到新增項目不新欠﹔二是開源節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補貼收入、減少不合規補貼需求,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三是凡符合條件的存量項目均納入補貼清單﹔四是部門間相互配合,增強政策協同性,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施分類管理。
  根據《意見》,自2020年起,所有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均採取“以收定支”的方式確定。根據基金征收情況和用電量增長等因素,預計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可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同時,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意見》鼓勵金融機構對列入補貼清單的項目予以支持。新的管理機制建立后,隨著以收定支、新增項目不新欠以及合規項目納入補貼清單等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將具有穩定的收益。金融機構可據此作為評估項目的依據,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綠色能源予以支持,共同促進可再生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
  據悉,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明確2020年可享受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類型和分類別的補貼額度,相應出台具體的管理辦法,確保新增項目補貼額度控制在50億元以內。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就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了各方意見,正在修改完善。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價格、財稅、金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對於可再生能源發電,通過從電價中征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方式籌集資金,對上網電量給予電價補貼。2012年至今,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超過4500億元,有力支持了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風電裝機2.1億千瓦,光伏發電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254萬千瓦,為實現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的15%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