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近日,巴斯夫宣布将与美国Nanotech Energy、美国电池技术(ABTC)以及加拿大TODA Advanced Materials Inc.合作在北美实现锂电回收利用,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这将使巴斯夫成为北美首家商业化规模供货回收金属正极(阴极)活性材料的公司。
从分工来看,此次合作中Nanotech Energy产生的电池废料将由ABTC回收;ABTC回收的电池级金属,如镍、钴、锰和锂等,后续由TODA应用于生产前驱体;巴斯夫则负责新的正极活性材料生产,最终实现闭环应用。
其中,Nanotech Energy成立于2014年,是美国一家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新能源公司,公司的单层石墨烯材料已经应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导电墨水、涂层材料等。其公司电池产品已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分布式储能、动力电池、船用以及家用电池等领域。
除了此次与Nanotech Energy的合作,巴斯夫近年来正加速推进其在电池材料回收领域的全球布局。
就在不久前的6月29日,巴斯夫刚刚宣布其第一家正极(阴极)材料工厂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南部施瓦茨海德(Schwarzheide)正式落成。此外,巴斯夫还在当地建立了一座负责“黑色粉末”商业化生产及其回收的工厂,计划于2024年正式投产。据此前年报规划显示,预计到2026年,巴斯夫10%的金属需求将来自电池废料。
虽然目前回收市场竞争激烈,产能利用率仍未上来,头部企业的扩产脚步却并未停下。
宁德时代:1月29日,公告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238亿元。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亿纬锂能:7月,公司公告将与Li-Cycle将携手探索全球可持续的循环回收方案,助力亿纬锂能实现海外工厂及其他目标市场电池废料的循环利用。Li-Cycle于2016年在加拿大成立,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也是北美最大的纯锂离子电池回收商。
天奇股份:9月11日,公司公告拟募资3亿元用于处理1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环保项目的二期建设。截止目前,公司现具备三元电池5 吨/年、磷酸铁锂电池5万吨/年的处理能力。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具备年处理20万吨锂电池的规模。
国内企业纷纷扩产,海外电池材料回收领域的竞争也正在加剧。
欧洲地区,比利时优美科在回收和正极领域的布局和巴斯夫不谋而合。今年2月,集团宣布与Terrafame签署长期协议,供应可持续的低碳高等级硫酸镍。此外优美科还宣布其领先的富锰HLM(富锂、锰)正极材料技术产业化。
北美地区,8月29日,由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创立的美国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约合72.85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用于客户提供美国制造的回收电池材料。此外在今年2月10日,公司刚刚获得美国能源部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公司在内华达州电池材料回收工厂的建设。
亚洲地区,2022年6月,印度最大的电池回收公司Attero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亿美元(约合72.85亿元人民币),在欧洲、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建造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