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
2008年,就在高盛预测油价将向200美元一桶冲击时,它却掉头直下,一口气跌破了35美元!
难道高油价时代就此结束了吗?难道世界经济可以摆脱石油的摆布吗?
而对中国的私家车主们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的油价能否也随之顺势调整?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主基调
邓郁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在过去的10年当中,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经历了两次比较大幅度的波动过程,在1998年底1999年初的时候,当时的油价是一桶不到10美元,到上一次油价高峰也就是2001的时候,油价达到了37美元一桶;然后从2004年的下半年开始,油价再一次大幅上涨,到2008年7月份创出了历史新高的 147美元一桶,而到了现在,油价已经大幅回落到了40多美元一桶。
基本面决定油价波动方向
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石油价格频繁的、大幅度的波动?
这一方面和石油产品本身的属性有很大关系,石油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大宗贸易产品,相对于其他的产品来说,它的需求弹性比较小,从而供求量的较小的变化就能引起价格的较大波动。
而造成最近这一轮价格的大幅上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整个石油需求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4年下半年~2007年,世界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石油需求的增速也比较快;
二是从2004年~2008年的上半年,美元基本上处于贬值过程,这在客观上也推高了油价;
三是在这轮油价上涨中,欧佩克对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增强。而为什么从2008年7月份以来,油价又大幅回落?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三个因素其中有两个发生了变化,一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造成石油需求的大幅减少;二是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不再贬值。唯一没有变化的因素是欧佩克对整个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石油需求回落的过程中,欧佩克已经开了几次会,而且也已经两次削减了原油产量。
笔者仍然认为在未来时间内,国际油价频繁大幅波动的状况不会改变,这是和石油产品本身的属性有很大关系的,同时,在短期内,石油需求的大幅减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依然会对油价产生影响,我们也要继续关注欧佩克对石油价格波动所作出的反应。当然,基本面仍然是决定国际油价变化方向的最主要的因素,市场的投机力量仍然会对油价产生辅助影响,而不是方向上的影响。
间接接轨的难得时机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在2008年的12月5日联合发布公告,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说,国产陆上原油价格继续实行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坚持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
这里的“间接接轨”其实是说了两层意思:
第一说的还是“接轨”,也就是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未来还是要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这样一种改革的思路是与1998年提出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也与2001年提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其思路是一致的。之所以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为了保持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的稳定,我们必须进口大量的石油产品,而国际市场的油价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第二,接轨的方式是间接接轨。这和我们在1998年以及2001年出台的方案是有一些区别的,前两种方案属于直接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接轨,而这次则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国内的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的利润来确定。间接接轨的特点和好处在于,不论是1998年和新加坡市场油价直接接轨还是2001年根据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的油价综合接轨,这两种方案的价格水平所反映的还是当地成品油的供求情况,但是,我们知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成品油的供求情况是存在差异的,前两种直接接轨的方案就相当于把其他国家成品油供求的情况直接移植到我们国家,这肯定是和我国的情况不能完全吻合的。那么,间接接轨的方案就能很好的反映出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的一些特点,理顺不同环节的价格水平,这对于我们今后保持国内成品油持续稳定的供求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说,当前是我们实施成品油价改革的难得的时机。而且,在油价大幅回落的时机实施这一方案,国内的成品油价也应该会有相应的下调。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要考虑国际油价的剧烈动荡
周大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应该充分认识到,国际原油是动荡性非常大的产品。
未来国际油价走势主要看经济情况。短期内,国际油价将在低位震荡徘徊;从长期看,只要经济好转,国际油价上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国原油需求的一多半依靠进口,价格也要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国际油价在金融投机或者一些非正常事件影响下,有可能在三几天内上下窜动非常剧烈。在这种情况下,定价机制中对这种非正常的价格波动都要考虑在内。
将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要尽量能够反映市场油价的变化,不能取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这样不能直接反映市场变化。
油价或已见底,未来缓慢回升
董秀成,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描述了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即是该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互作用,达到市场均衡,进而确定其均衡价格。从理论上讲,石油是一种商品,其价格也应该符合这一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石油具有战略意义,属于一种特殊商品,因此其价格形成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只有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才能正确把握油价变化趋势。
影响油价的复杂因素
从大的方面来看,影响油价的因素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油供求关系。虽然石油是特殊的战略物资,但它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供求关系对其价格影响是最根本的。当需求上升,供给减少,油价就要上升;反之,油价将会下跌。
2.石油储备。石油储备一般包括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商业储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市场,保证企业能够有效运作。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供应中断而导致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对石油储备变动较为敏感,储备大小是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者尤其是短期投资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3.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衰退与繁荣对油价影响非常敏感。一般来说,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资源国试图通过减产来抑制油价下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资源国增产来增加供给,以此来抑制油价上涨。
4.美元汇率。由于油价主要以美元标价和结算,因此美元汇率变动对油价产生直接影响。美元贬值,价格必然上升;美元升值,价格必然下跌。
5.投机因素。在国际石油买卖合同中,往往只是确定某种计价公式,而计价公式中的基准价格一般与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石油价格直接相连。因此,石油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影响很大。在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因素占据重要地位,投资基金进入石油期货市场,充分利用油价利好和利空消息,进行买卖操作,影响国际油价走势。
6.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包括石油运输通道发生危险、飓风对产油设施的破坏、产油国国内动荡、世界局部范围内的战争以及恐怖袭击等等;地缘政治因素包括产油国国家主义意识的增强、政治矛盾、军事冲突、外交局势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因素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刺激油价上涨。
非理性原因成油价飙升推手
近年来,国际油价疯狂走高,尤其是在2008年7月份曾经逼近150美元/桶。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影响因素都是存在的,但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是美元贬值和投机基金炒作。油价虚高或泡沫与美元大幅度贬值密切相关,同时石油期货市场有大量资金涌入,而期货市场交易方主要是利用期货工具来盈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买卖。卖油的并不是自己有油要卖,而买油的也并不是需要油,双方在交易时并不需要实物,只需要现金结算即可,其基本目的是利用价格变动来获取利益。这种大量投机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利用炒作各种信息推高油价。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油资源枯竭论”再度抬头,使人们对未来石油供应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推动油价上涨。2008年上半年有消息说全球石油资源将很快枯竭,石油生产已经接近峰值,有机构估算产油大国墨西哥的石油最多还能开采9年,中国最多还能开采14年。这些信息都对油价上扬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探明石油储量是动态的,每年都有变化,而且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探明石油储量还在继续增加,几十年内根本不会出现枯竭问题。可一些金融机构借机炒作和放大问题,误导对石油资源量的正确判断,造成人们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恐慌,进而使油价走高。
供求失衡令油价急跌
正当人们为国际油价的疯狂飙升而表示担忧时,2008年下半年油价却急转直下,而且持续跌落,很快跌破每桶40美元,目前在低位振荡。油价急转直下,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疲软进而导致石油需求减少,供求关系出现失衡。
目前,国际机构普遍不看好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纷纷调低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石油输出国组织也表示今明两年世界石油日均需求量均将低于以往预期。与此同时,油价的下跌,特别是对油价前景悲观的预期,导致大量投机资金离开石油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油价的下滑速度。
未来油价料逐步回升
从市场关系来看,目前有两种力量同时左右着油价的走势,一种力量是往上推,一种力量是往下拉。未来油价到底走势如何,则取决于哪一个力量的强弱。就目前看来,这次由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确定性,后果有多严重,影响有多深远,现在还不好定论。但是考虑到以下三种因素,预计油价会逐步回升。
1.美元因素。在短期内,油价以美元计价的局面还很难改变,因此美元汇率是重要的因素。随着美国经济持续萎靡不振,目前美元坚挺的局面可能逆转,美元或许会继续贬值。届时,不管石油消费需求如何,油价上涨是必然的。
2.资源国政策因素。目前世界主要石油资源国,无论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还是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普遍不能接受目前的价格水平。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石油收入是支撑其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油价过低使这些国家难以正常运转。在此背景下,资源国必然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联合起来通过限制石油产量来维持油价稳定和回升。
3.投机因素。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石油期货市场泡沫确实被挤出,但随着各国救市资金不断注入,很难保障全部进入实体经济,预计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会流入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因素会进一步增强,进而推高油价。
油价有跌破25美元的可能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国际油价受到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任何一种预测都不可能是完全可靠的。但商品的价格周期这一经济规律是不会变化的。根据国际油价的价格周期,2009年的国际油价应该跟随世界经济,呈现出低开高走。
乐观估计世界经济2009年年底将开始复苏,而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预计坠入谷底,国际油价必然会随之走到价格周期的最低点,世界经济下半年才能回调。但因国际油价滞后于世界经济,从价格周期来看,2009年国际油价将持续低迷,最低点可能会跌破美林预测的每桶25美元,平均水平则会在每桶45~64美元之间。
油价下半年将逐步回升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从短期来看,油价能否继续反弹,取决于巴以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还会持续多久。目前国际油市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2009年国际油价的走势,一要看库存,二要看需求。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每桶40美元以下的价格对买方来说应该是超低价,但是,缺乏战略储备的进口国由于库存能力不足,限制了它们逢低买进的能力。另外,欧佩克的减产幅度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因此,如果中东战事不会持续太久,预计今年上半年油价还将维持低迷态势,而到2009年下半年,即使没有战争,也会由于消费国商业库存逐渐耗少,有关国家储备能力增强,加之经济基本面可能改善,石油的需求与供给将达到基本平衡,预计届时油价将会逐步回升。
需求不振,均价45美元
高盛集团
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平均为每桶45美元,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将比2008年减少170万桶,其中经合组织国家减少100万桶。目前看来油价已进入当前周期的底部,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全球性需求不振,油价疲软的持续时间尚难预料。
全年平均43美元
摩根大通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抑制需求,2009年国际原油均价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为每桶38、40、45和50美元,全年平均为43美元,偶尔降至25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将持续到2009年第三季度,发展中国家经济第二季度前也不会出现好转。 2009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连续第二年下降,日均需求量将减少100万桶,尤其第一季度市场将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
均价预计50美元
美林银行
国际原油平均价2009年预计仅为50美元,有可能瞬间下探至25美元。目前所有主要原油消费国的需求都在下降,从而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受季度性因素影响,油价可能在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早期触底,但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下半年油价将回升。
需求强劲,均价76美元
巴克莱投资银行
美国市场原油平均价格2009年预计为76美元。实际上,原油市场需求比人们看到的要强劲,2008年10月份的数字显示,美国和英国的原油需求下降已经放缓,而欧佩克减产迹象日益明显,这可能导致原油市场在2009年第二季度出现供应紧张。
供求趋紧,均价80美元
国际能源机构
预计2009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80美元,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为8630万桶,比2008年多50万桶。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结束,虽然短期内金融危机导致油价波动,但从中长期看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还是会趋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