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困境的中亚经济
当前,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似乎面临着重大改变。中亚的经济前景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本能地向中国寻求帮助以便找寻出路。这就为中国提供了将该地区纳入影响范围的重大机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区域报告显示:中亚地区2007年的经济增幅为12%,2008年为6%,而在2009年则会降至2%以下。因全球需求下降及价格锐减,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商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限制融资的措施,也让中亚国家因很难获得外来资金而备受打击。
今年2月,在莫斯科召开的欧亚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上,俄罗斯建议建立规模为100亿美元的救助基金,以帮助其成员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解决经济问题,相关经费由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提供。然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担任领导角色的能力却受到了严重质疑。
俄罗斯国家统计署3月下旬公布的数字显示,俄罗斯的经济几乎陷入困境。俄罗斯国内的危机直接导致了其石油及天然气出口收入的锐减,俄罗斯2009年天然气出口总收人只能达到440亿美元,而去年的该收入为730亿美元。
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还是会影响新一轮的投资。受此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产量,预计将会从2008年的5500亿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51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出现短缺情况似乎要比预计来得早。
因此,中亚作为俄罗斯廉价能源来源的重要性便得到增强。近年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购买了约500亿立方米、150亿立方米和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去年,中亚地区天然气供应量就占到该公司总产量的14%。不过,中亚生产商现在可能认为,俄罗斯缺乏在能源方面继续合作的资金储备。
中国雪中送炭
事实上,今年2月17日,北京在与俄罗斯签署史无前例的“石油换贷款协议”时,可能已经考虑到了类似的突发情况。按照这项协议规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6%的年息,向俄国营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以及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作为回报,自2011年之后的20年间,中国每年将会从俄罗斯获得大约2000万吨石油。在这一框架内,中国从俄罗斯获得石油的总量,相当于中国当前石油消费量的4%以及进口量的8%。
俄罗斯石油公司接受中国贷款中的150亿美元,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则接受剩余的100亿美元用于建造“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内通往中国的支线。
显然,中国的贷款帮助俄罗斯这两家能源公司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其能够在2009年实现融资贷款,并保证基本建设费用。此外,中国提供的贷款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俄罗斯弥补了因西方资金外流而造成的不足。
毫无疑问,中国做出了明智的抉择。第一,中国获得了长期的能源供给;第二,俄罗斯所提供石油价格肯定会低于现货市场上石油的价格——中国当前进口的大量右油都来自现货市场;第三,俄罗斯将沿石油运输专线,将石油输送到中国境内;第四,中国减少了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第五,中国正逐渐降低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才能到达本国的石油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功说服俄罗斯,将其大量石油从传统的欧洲市场转移出去。
中哈能源合作前景看好
同俄罗斯一样,中亚第一大能源输出国——哈萨克斯坦也面临着相似金融危机。去年7月每桶原油的价格为150美元,而现在已经降至每桶50美元,这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此外,哈萨克斯坦也担心这场危机会持续下去。为刺激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已经投入了约150亿美元(占其GDP的14%)的资金。此外,政府部门已经对国企进行裁员,并且发布了禁止招募新员工的禁令。不过,哈政府最初希望通过增建新的基础项目以稳定职员工资的希望破灭了。而且,国内的失业率也在不断增加,这已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已对哈萨克斯坦请求帮助的要求给予了回应。4月17日,中哈两国签订了两项协议,中国向哈萨克斯坦提供100亿美元贷款,以便获取向中亚国家的能源部门投入大量投资的权利。
北京的意图非常明显:中国将利用其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采购任何能够在中亚地区获得的国外开采权。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动身访问中国的前夕,他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中国的作用有着“全球意义”,其巨大的市场,充裕的外汇储备和高效的危机应对能力,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巨大支持。
为了确保该天然气管道能够顺利将天然气输送到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北京现在开始利用其财政力量是毫不奇怪的。事实上,一条通向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还意味着中亚地区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而不仅是面向俄罗斯和欧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