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岛能源所
我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研发及开展规模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光磊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失效机理研究和性能提 …
全球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国际市场对氢能专业检测平台的迫切需求,ThinkTank德国氢能协会、青岛能源所、青岛贸促会三方 …
氢气因其作为清洁能源的潜力而备受关注。迄今为止,大部分氢气都是利用天然气、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生产的。这种从化石中提取的 …
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通过提纯工业副产氢获取燃料氢气是现阶段更廉价的制氢方式。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氧离子传导膜具有 …
锂硫电池因较高的理论容量(1675 mAh·g-1)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硫正极电子导电性 …
热纤梭菌是一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嗜热厌氧细菌,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代谢物组学研究组研究员崔球团队结合体内和 …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加速动力系统电动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
锂-空气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誉为二次锂电池的“圣杯”,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锂-空气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发生较多副反应,导致电池性能迅速衰减,限制了锂-空气电池的应用。例如,锂-空 …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以其重量轻、吸收范围广、制备工艺简单及无污染等独特优势被不断研究。随着光伏材料和器件工程的飞 …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具有轻量化、柔性、可溶液法大面积制备等优点,成为光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2015年新型非富勒 …
以碳材料为电极材料的储能器件表现出的超高的储能容量、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成本低及环境优好等优势,在能源存储方面具有潜在发展空间。特别是石墨炔、石墨烯等二维碳材料具有高度共轭的碳骨架、 …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因具有高质量能量密度、燃烧产物无污染、利用率高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电解水制氢是一种重要的制氢技术,但 …
近年来,氢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天然气重整可以制取氢气,但是所获得的氢气含有CO,容易引起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中毒。繁琐的CO脱除工艺成为该制氢技术的必要环节,显著增加了设 …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汽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高能量密度储能材料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尽管传统的以石墨为负极材料的插层 …
如果说电解液是锂电池的血液,那么电解液中的锂盐犹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电解液中大多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主盐,但LiPF6存在热稳定性差(<100℃),遇水极 …
人类社会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洋酸化,探索和实施碳减排途径和方法已刻不容缓。利用微藻将工业源CO2直接转化为生物燃料,在碳中性能源体系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