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对能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其敏感的触角也伸向了非洲地区。而中国在非洲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两个能源需求大国在非洲会否短兵相接?
刚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闭幕的第二届印度-非洲论坛峰会发表了《印度-非洲框架协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是印度承诺在未来3年内完成总数57亿美元的贷款——这比原先的承诺多出一倍,二是这些贷款中,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比例明显增多。
许多非洲和国际媒体认为,印度之所以一改以往重贸易轻投资、重企业行为轻政府行为、重“轻项目”轻基础设施投入的传统,转而效仿中国的非洲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和其对非洲能源的需求密切相关。
缘何看上非洲?
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增,而国内原油资源匮乏,进口依赖度高。2010年,印度进口原油约1.5亿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5%,其中大多数来自中东,沙特、伊朗分别是其第一大和第二大进口来源。
由于印巴关系紧张,中东产油国出于宗教原因几乎都支持巴基斯坦,而和印度关系冷淡。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对石油来源过度集中于中东感到不安,希望另辟蹊径,实现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而石油资源丰富的非洲很早就成为印度关注的对象。
印度和非洲东海岸有传统的贸易往来,许多印度裔侨民已在非洲大地生活、传承几代之久。东部、东南部非洲许多国家在殖民时代曾与印度同属英国管辖,形成了共同的“印度洋英语圈”,二战后,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又与不少非洲国家结成了伙伴关系。可以说,在与非洲的经贸交往史上,印度曾走在中国前面。
印度正式展开“非洲石油攻略”始于2007年,这年11月6日,印度在新德里举办“印非能源合作会议”。会上时任印度石油天然气部国务秘书(部长)的斯里尼瓦桑表示,印度将争取在两三年内把从非洲的石油进口量提升到2400-2500万吨/年,并提出了提供低息贷款、政府间援助,发展军事政治关系等交换条件。
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ONGG)海外分公司则表示,将把“十二五计划”中用于海外投资的10亿美元重点用于非洲。2008年起,印度连续参与了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埃及、加蓬、利比亚、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的多项油田竞标。
然而,印度在非洲的攻略进展并不十分顺利。印非能源合作会议上的石油进口目标远未达到,2010年印度从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只有1800多万吨,而印度几大石油公司在非洲各国的竞标也屡屡受挫,几个中标项目不是边际油田,就是难啃的骨头,进展并不如意。
印度“非洲转身”
早在2004年印度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石油区块竞标失利后,就有印度专家指出,和中国及在非洲经营规模更大、经验更丰富的欧美跨国集团相比,印度政府对本国油企在非洲经营的支持不够,不愿提供更多的贷款、政府间援助支持,也不愿将钱“浪费”在诸如铁路专用线、输油管、炼油厂或石油码头等长线项目上,而这项恰是非洲产油国所最急需、最迫切的。这就使得印度油企在非洲“抢油”竞争中屡屡处于下风。
不仅如此,和同样后起的中国相比,印度在与非洲交往上“吃老本”,更多资源局限在“泛印度洋”和“英语圈”地区,即东部、东南部非洲沿岸,而与石油资源更丰富的“大西洋(600558,股吧)非洲”和非洲腹地的关系则开拓不够。
据路透社的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设有使馆42个,而印度只有21个;在西部、中部非洲,中国设有使馆22个,印度则只有可怜的6个;2008年4月德里首届印度-非洲峰会,与会的非洲国家仅14个,本届也只增加了一个,达到15个,而早在2006年中国-非洲北京论坛峰会上,与会的非洲国家就已达到48个之多(即所有建交国均与会)。这显然不利于印度的非洲石油战略。
鉴于此,印度才开始改弦更张,转而采取类似于中国的方略,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入,试图以此换得更多石油回报。
印度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回报。
据安哥拉《罗安达快报》报道称,自2011年一季度末起,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占安哥拉石油出口量的7%。印度前驻安哥拉大使迦南施亚姆表示,印度希望获得安哥拉石油出口总量的10%,并参与到石油投资开发领域中。
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则已成为印度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今年3月,尼日利亚外长爱捷奥比亚访问印度,印度石油部长雷迪表示,希望自2012年起每年进口1800万吨以上的原油(比目前增长30%以上),希望尼方“做好准备”,并表示愿意加大印度在当地的投资,帮助建设炼油厂、输油管等设施,换取印度石油企业在尼日利亚的“准入”资格。
去年初,印度前任石油部长迪奥拉访问苏丹、尼日利亚、安哥拉、乌干达四国,被《印度工商时报》称为“寻油之旅”。
此行中,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印度天然气集团(GAIL)都声称获得成功,前者和尼日利亚签署价值3.59亿美元的石油开发项目协议,后者则计划以投资尼日利亚城市天然气发展计划为交换条件,获得在当地油气田开采竞标的优先权,并在安哥拉签署了联合开采和冶炼项目合作协议。今年第二届印非论坛峰会后,印度总理辛格在非洲进行巡回访问,并提出了参与勘探马达加斯加沿海油气田等意向。
中国优势明显
一些非洲国家的评论认为,尽管印度加强了投入,但其在非洲的“抢油”竞争力仍逊于中国。
印度在第一届峰会上所许诺的援助,直到第二届峰会开幕仍有许多未兑现,基础设施投资则更是“一慢二看”,迦南施亚姆就曾坦言,中国仅向安哥拉一国投入的贷款就达1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两届印非峰会印方许诺对全非洲贷款的总和,而同期印度对安哥拉的贷款总额仅有7000万美元而已。印度的信贷、援助许诺比过去慷慨,但拖沓的老毛病却没改。
2010年,印度和非洲贸易总额达到创记录的470亿美元,仅相当于中非贸易总额的1/3强。不仅如此,中国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形成了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而相形之下,印度虽大力开拓,其影响力仍“东重西轻”。
不仅如此,印度近几年在非洲的石油经略仍然是“买多采少”,尼日利亚投入巨大但尚未进入回报期,而安哥拉仍基本以购买为主。其它一些国家的投入或有系统性、政治性风险(如苏丹、利比亚),或尚处意向、勘探阶段(如马达加斯加),一时难以实现规模产能。相比之下,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勘探、开采虽也一波三折,但毕竟形成了几个稳定的基地,在尼日利亚等“硬骨头”地区,也已在区块中标方面获得一些突破。
对于此,印方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几任石油部长均表示,中国和印度在非洲不构成“抢油”关系,而仅仅是“两个都需要大量原油的新兴国家在同一个地方寻找资源”,两国的油企“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实际的。中国也好,印度也罢,在开拓非洲石油资源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欧美跨国油企的垄断性、排他性挤压,和非洲当地国家的贪腐、低效率、政局不稳及基础设施落后,两国油企之间并无直接利害冲突,互相“较劲”实无必要。
正如民主刚果《金沙萨潜力报》5月27日文章所指出的,印度的“入场”,意味着继中国之后,又一个新兴大国愿意在非洲慷慨解囊,帮助非洲在最急需的领域取得发展,从而让非洲经济获得更多的推动力。
大多数非洲国家并不愿在印度和中国间做取舍,在它们看来,这两个国家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也都能为非洲人所接受,因为它们在历史上未侵略过非洲,不似西方国家那般,总会让非洲人联想到悲惨而屈辱的殖民时代。
文章希望非洲和中、印等新兴大国的合作,可以携手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共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