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潜力。未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4亿千瓦,居世界首位。截至2009年底,我国水电开发利用率仅为34%,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平均水平。核电厂址资源丰富,现有厂址可支撑装机1.6亿千瓦以上,经过进一步勘察选址,远期可满足4亿千瓦装机。我国陆上和沿海50米高度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可开发装机规模超过20亿千瓦。
综合考虑资源赋存及开发条件、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等因素,2020年前,我国将重点加大水电、核电及风电的开发利用力度。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经济、清洁的发展原则,以系统的全社会总成本最低为目标,
重大战略意义考量
清洁能源是针对传统能源提出的新概念,它既肯定了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又强调了利用能源要清洁化,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随着传统能源体系导致的能源供应、环境污染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已成为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在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同时,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比较低,浪费相当严重。仅依靠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加之空气污染、油价上扬、温室气体减排和以“碳关税”形式出现绿色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筑稳定、经济、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8月28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2011年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说,近年来,我国能源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石油为例,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面临很高的能源安全风险。
清洁干净、不排放或极少量排放有损生态环境的气体或气体污染物是清洁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根据国外某研究机构对各种发电方式碳排放率的计算,清洁能源发电比煤油气等化石发电要低50%—90%。“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6%和17%的目标,因此,从推动节能减排任务出发,也应当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需求具有刚性增长特征,然而受资源储量、生态环境、开发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国内常规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远低于未来国内能源潜在需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可达6.7亿—7.4亿吨标煤,可补充能源供应缺口的60%—70%,有效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实现15%清洁能源承诺。研究表明,为实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3以上,清洁能源发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2.5%左右,转化为电力的清洁能源比重超过80%。
改善环境质量。发展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烟尘等环境污染排放量。研究表明,2020年清洁能源发电可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万吨。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可为中东部地区提供清洁电力,缓解中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