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禹城房寺镇,中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农业综合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该项目集“光伏发电、渔光互补、畜光互补”为一体,年发电量预计将超过5100万千瓦时。这是汉能积极投身光伏农业后一大力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升级换代,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对记者表示:“首先,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光伏农业大棚建造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大对光伏农业各类项目用地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希望国家针对光伏农业项目的特殊性,鼓励真正替代原有覆盖材料的太阳能发电产品的使用,并进一步简化光伏农业项目的建设及并网手续,设立电费补贴绿色通道,拓宽资金扶持及融资服务,切实加快光伏农业项目发展。”
发展光伏农业,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光伏种植是应用最广的光伏农业形式,即通过建设光伏农业大棚,实现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农业生产的新型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12月,我国规模较大的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已经达到400多个。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已建农业温室大棚约70亿平方米,如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光伏农业,短期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五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当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农业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支持光伏发电设施接入电网运行,发展光伏农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正在研究起草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依托渔业养殖、农业设施等,建设渔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的光伏发电集中区。”
近年,汉能在光伏农业领域进行了不少探索,已在山西、福建、云南、北京、四川、宁夏等多地已有实际应用案例,种植作物包括西红柿、大枣、鲜花以及各类叶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别之龙在去年的“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汉能光伏农业应用解决方案在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农业大棚‘升温、保温’难题,提高现代农业高效规模化运作,促进农民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一体化方面都拥有显著的优势。”。
我国光伏农业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发展光伏农业的前提是要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确保土地的合法使用,不给农民在种植品种选择上造成负担。但目前,光伏农业大棚尚无国家的行业建造标准,各地自行其是,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一些地方在农用地上打“擦边球”,违背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设施农业的用地标准,挤占了农地;一些地方将光伏板架在大棚后面,影响了棚室采光需求,为了保证采光又要加大间距,无形中缩小了种植面积,浪费了农地。
此外,“领跑者”计划对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约束与光伏大棚作物需要采光的现实相矛盾。2015年6月,工信部等出台的光伏“领跑者”计划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门槛,要求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优先采用“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但在光伏大棚实际建设中,光伏板不仅兼具棚顶披覆材料和发电两大功能,而且必须具备均匀透光性,以确保棚内蔬菜等作物的正常生长,不能与植物争光。透光则损失发电效率,光伏组件无法达到“领跑者”的效率要求;不透光则影响作物生长。为此,一些光伏大棚项目选用不透光组件进行间隔排布,结果作物普遍出现波浪状生长情况,令园区往往为选择什么作物进行种植而发愁。
对此,李河君表达了四点希望。一、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光伏农业大棚建造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大对光伏农业各类项目用地的规范化管理,以利于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二、希望国家针对光伏农业项目的特殊性,鼓励既透光又能发电、真正替代原有覆盖材料的太阳能发电产品的使用,适当放开对透光组件的转化效率约束。事实上,在同等光照条件下,如果按照同等装机规模计算,透光组件与满足“领跑者”要求组件的发电量是基本相同的。三、希望国家进一步简化光伏农业项目的建设及并网手续,设立电费补贴绿色通道,加快光伏农业项目发展。四、希望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光伏农业项目给予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及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倾斜,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