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8时, 在位于大连棉花岛的中国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公司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非凡的试验。此次,水压试验不仅是一次测试,更是证明实力的一次体现。国家核安全局、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公司及一重大连核电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了水压试验这一关键时刻。
在近三个小时增压试验中,压力逐渐达到24.6Mpa,并成功保压30分钟。现场测试人员宣布:水压试验成功!此次测试成功标志着中国一重在核电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了中国核电“走出去”重要力量。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首堆防城港3号百万千瓦级核压力容器秉承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采用了“多个燃料组件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全面设置了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完善了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等,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综合质量国内领先
长期以来,中广核工程公司与一重核电石化公司合作紧密,彼此的信任与追求,支撑了民族工业的振兴与发展,加快了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步伐,为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对与国际对标的巨大挑战和技术、质量、综合管理等方面极高的要求。中国一重积极应对、担当作为,承担主攻任务的核电石化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凡事”“四个符合”核安全文化理念,严格项目管理、严守工艺规范、严肃质量监管,以精湛的研制技术水平、精益的制造能力,精细的工作作风,先后攻克了M170大直径螺栓螺距加工、大尺寸厚壁径向支承键组焊、接管镍基隔离层堆焊+镍基材料安全端组焊、CRDM密封焊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自主掌握了“华龙一号”的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提升了项目综合管理经验。
制造周期世界最短
所谓“兵贵神速”,核电产业格局日新月异,谁下好了规模化生产这个“先手棋”,谁就能在这个格局的黄金时代占据先机。
中国一重在“华龙一号”——防城港3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等设备的承制中提出“制造周期世界最短”的高质量目标。通过“党委定向、支部共建、党员攻坚”为主题,着力打造中国核电自主化“零号工程”,切实把此项工程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认真落实公司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最好见证,作为基层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党员争先创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行动。经过全体攻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容器法兰接管段筒体到位后19个月完成了水压试验,打造了“华龙一号”的“精品杰作”,实现了“制造周期世界最短、综合质量国内领先”项目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核电石化公司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总书记视察一重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产品结构高端化服务化,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型升级,在“华龙一号”国人制造、中国创造的新征程上比肩而立、阔步前行,承担起“为国造重器”的历史责任,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一重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