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核电行业增长空间巨大产业链迎来投资机遇,设备制造端受益明显。分析人士指出,我国核电发电占比和世界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内生动力强劲,核电产业链上下游显现投资机遇,其中,设备制造端受益明显。
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未来将迎来投资黄金期
消息面上,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2019年3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核与辐射)》附带的相关报告书,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计划2019年6月实现核岛主体工程开工,2号机组与1号机组开工间隔10个月;漳州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计划于2019年6月30日开工,2号机组与1号机组开工间隔10个月。
本次获批的太平岭核电厂一期两台“
华龙一号”
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约412亿元人民币,漳州核电厂一期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也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核电新机组的核准已停摆三年,2018年全年,包括田湾、阳江、三门AP1000、台山EPR等七台机组先后具备商业运行条件,保持密集投产态势,但仍未有新机组核准,空窗期已长达三年。
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占比小,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
华鑫证券分析师魏旭锟表示,按照第三代核电单台电机组投资200亿元计算,新开工投资将达6000亿元。核电由于发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清洁环保等优点将成为替代“煤电”的最理想电源。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将迎来核电投资的黄金期。
近年来,我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呈波动变化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中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基建投资规模呈现上涨趋势,从2008年的281亿元上涨至2012年的778亿元。随后投资规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中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基建投资规模达到506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9.64%。到了2017年中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基建投资规模达到454亿元,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基建投资规模达到了437亿元。
关注设备制造商
近期市场交易情绪高涨,市场热点持续时间比2018年时明显好转,在此背景下,该如何布局核电板块?
太平洋证券表示,近年来核电的不确定性已压低行业估值,随着形势的逐渐明朗,板块估值将逐渐回升。目前我国能源结构面临低碳化转型,随着第三代技术得到验证,核电新一轮发展周期有望到来。建议关注短周期设备、提前布局核废料处理的相关标的。
东兴证券分析师陆洲表示,核电设备国产化率高是我国核产业链的主要特征,当前国产化率已达到85%以上,主泵、DCS、重要阀门等长期依赖进口的设备已逐步实现国产化。核电设备占总投资中比重约为50%,并且由于核设备制造资质的限制,已拥有核设备制造能力和市场业绩的厂商拥有非常强的护城河,表现为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非常高的利润率,核一级设备制造商毛利率通常可达40%以上。
“从时序角度,长周期主设备在项目开工(FCD)前较长时间就已启动招标,相应承包商受益时序最靠前,订单执行能最快体现在公司业绩上。”陆洲表示,核电新项目核准后,弹性最大、最先体现到业绩上的是国产化核电设备制造商,由于核电业务具有壁垒高、利润率高的特征,对制造商利润增厚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