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能源领域的老将,从1987年开始进入IPCC领域的他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则和方法了然于胸;一位是海外学成归来的博士、能源技术专家,以石油公司为起点大胆拥抱新能源。
高端说现场
11月15日,由国际能源网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高端说环节,两位能源人讲述了各自在能源领域从业经历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不同年龄的两位能源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国能源转型再奋斗40年!
李俊峰:实现碳中和要知行合一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 李俊峰
李俊峰作为长期以来在能源、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深耕几十年的专家,他从头到尾给人们介绍了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历史和坎坷经历。
李俊峰介绍道:“科学家们对于全球工业化的发展给世界环境带来了变化作出判断,说明其已经超出了自然、历史上变化的幅度,这种变化有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循环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是这种判断促成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提到的,缔约各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后来在1997年,《京东议定书》签订成功,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切实的额外的技术和资本援助之后,在不影响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愿减排。
这就是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初步意见的开始。据李俊峰介绍,当时发达国家用占比20%的人口排放了超80%的二氧化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断谈判和博弈过程中最后签署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
李俊峰说:“人类要为本世纪末控制的温升变化幅度不超过2度,并为实现1.5度而努力。把碳中和的目标提出来了,我们好多人认为碳中和是突然间提出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在1992年就提出来了,2015年是提出具体的实现目标,并且做出规划,全球大体上二氧化碳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在207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就是这么一个目标,中国选了2060年这样一个中位数。”
中国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李俊峰认为“十四五”对于可在生能源发展是一个新的机遇期。他分析说:“减排问题上大家会逐步形成共识。‘十四五’将重新定一个调子,说得很清楚,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来说还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但是有很多变数,唯一有一个没变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何实现碳减排,保持环境气候变化在人类可接受的范围内,让李俊峰此前很伤脑筋。他感叹道:“我们80年代在做研究的时候,是找不到解决方案的。但是过了30年之后我们有了解决方案,就是低碳技术的发展。那个时候提出一个思想,就是‘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技术依赖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低碳技术,现如今,这个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想。所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李俊峰强调:“过去十年里面,也就是2010年的时候我们GDP的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现在过了十年之后我们的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如果我们再降低到和世界平均水平一致的时候,就意味着可以减少50%的能源消耗。”
从我国用十多年的时间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绩去测算未来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李俊峰笃定地说:“我们在2007年和杜祥琬院士做《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这13年的努力,那个时候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0.5%,现在上升到10%,如果我们继续努力,按照知行合一的方式做下去、坚定不移的做下去,我们就会取得特别好的结果!”
想听想看李主任关于能源“两个目标”的详细论述,请看公众号“国际能源网”今日之头条!
杨立友:光伏平价上网是一个神圣的目标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 杨立友
杨立友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步入大学校门的幸运儿。虽然他看起来非常年轻,但实际上杨立友已经在光伏行业深耕了三十五年的时间。
杨立友颇为感慨地说:“我去美国时还是一个非常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去了世界第一发达的美国,看到了眼花缭乱的科技行业,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进入光伏行业实属偶然。
谈起这段经历,杨立友仿佛回到了过去,在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从事太阳能技术研究的时候。人们理解不了石油公司为什么会设置研究太阳能的部门。杨立友解释说:“几次光伏领域大的技术研发推动都是跟石油危机有关,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然后到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再后来是1990年,发生过三次大的石油危机。当时我们分析的是石油还有50年的使用期,煤炭还有200年,过了这个时间以后人类的用能怎么办?人类就不要生存了吗?可以说能源的稀缺当时是研究太阳能技术的主要的驱动因素。”
杨立友回顾在国外研究太阳能技术的一些经历时,感慨良多,他认为当时他是非常幸运的,可以和世界上顶级的太阳能专家们一起去研究太阳能,而且这些人很专注,也非常笃定地相信太阳能发展的未来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杨立友说:“当时他们做了一些大的计算,全球太阳能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地球上只要有1%的地球的表面积能够拿出来开发太阳能,就已经足够全球的使用。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带着我们为光伏平价上网不断去努力。30年前,以当时的光伏技术可以说离平价上网非常遥远,我们都非常乐观,把实现光伏平价上网作为一个神圣的目标去一点点努力。”
谈到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杨立友认为是有一件事作为开端的。杨立友提到:“德国在2000年首次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法》(也叫《上网电价法》),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在2006年欧洲光伏大会上,全体科学家起立,为一个德国的绿党的议员起立致敬,就是他一个人推动了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生效,这个我认为是光伏爆发的一个重要的起点,这也是一个‘蝴蝶效应’,德国的一个‘小蝴蝶’传到了全球,特别是传到了中国。”
而说到我国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杨立友认为这与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努力分不开的,可以说光伏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此外,杨立友认为光伏在经历了几次生死考验,最终能度过危机,离不开国家支持,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支持。
2006年杨立友回国继续推动光伏事业的发展,参与创立正泰集团和晋能新能源公司后,他对国内光伏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杨立友强调:“我们的技术进步其实永远是推动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的根本的动力,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就是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还会发展非常多年,所以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