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国际能源网承办的“2023年人大代表&能源专家共议碳中和、新能源赋能乡村振兴”线上研讨会在京举行,在线观看量超过12万人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吴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周大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卓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乡建院创始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李昌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出席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各位专家围绕“碳中和”、“能源转型”、“乡村振兴”等话题,介绍了各自在一年来的时间里我国能源转型进程、“碳中和”进程,以及乡村振兴的进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重点就“新能源赋能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彭凯平代表大会主办方做开幕致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彭凯平
彭凯平首先对各位与会人大代表、专家能够出席此次会议表示欢迎,彭凯平指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那么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战略、践行能源科技、实现能源效率等方面尤为重要。
彭凯平强调:“我们不光是要做绿色环保的工作,还要改变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改变全人类的价值观。”
彭凯平表示:“能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刚需,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与命运。能源在全球的地域政治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生态保护代表着人类对地球的态度,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对人类命运的价值观。而乡村振兴则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更是承载未来中国更加强大的国家势力的大后方。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的人员全面覆盖到我国广阔的乡村建设中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更加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时,当绿色的生活方式形成普遍习惯时,那么我们所期待的城乡共同富裕,人民的美好生活必将早日到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介绍了目前我国以及美欧双碳立法状况,以及未来重要的立法规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王 毅
他强调:将“双碳”目标和路径写入法治轨道非常重要,能够明确各方的权责,使“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更加通畅。
目前,我国虽然还没有以“双碳”目标为愿景的立法,但是在治理污染类法律、资源管理类法律和综合法律中已经有具体体现,《环保法》、《大气法》等均为了适应“双碳”目标而进行了修改。2022年10月,《黄河保护法》在制定中就加入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
今年两会,《能源法》有可能进行审议,因为这部法律已经列入今年立法规划,另外《碳中和法》也列入五年立法目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围绕抽水蓄能对于实现“碳中和”的价值展开论述。刘汉元认为在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应进一步提速,这将给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从过去三年的时间看,国内产业增长的速度依然没有达到预期,未来仍需加速,希望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针对发电侧要求配电化学储能,刘汉元表示:“这种发电端逐一配储能的方式既不经济也不合理,电网端配储能可以做到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因此不应强调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去强制配储能。”
据刘汉元介绍,以德国为例,可再生能源在该国用电高峰时的占比甚至达到了80%,而中国没有德国可再生能源占比高,因为发电端和用电端存在错位,因此需要储能调节,以保持电网稳定。
刘汉元借用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结论阐述了发展抽水蓄能对于拓展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意义。他指出:“根据研究,世界最适合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地区有5类,如果用最适合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1类地区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仅用整个储能潜力的1%即可满足当前的储能需求。在国内,仅浙江一个省适宜建设抽水蓄能的地区全部建成抽水蓄能电站就可以满足全国对于储能的需求。”
此外,刘汉元还认为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也是我国储能需求的重要补充,抽水蓄能加电动汽车储能可以满足我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增长所需的配套储能的增量。
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吟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能源转型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
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吟
他认为:“首先,乡村振兴是内循环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战场。农村能源发展最重要的是与农业相结合,例如秸秆的利用除了作为饲料、肥料、农产品原料等,还可以做为燃料,秸秆作为燃料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净化环境的兜底保障。”
“其次,农村能源利用迎合多能互补等方式进行融合。农村面积广大,是新能源发电的重视生产地,经过多能互补、两网融合会让新能源发电发现更多的生产空间。在此期间仍需要对农村新能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才能为农村实现能源转型和生活质量提高提供支撑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
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卓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卓伦介绍了国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些情况,他指出,虽然三年的疫情叠加让欧盟内部经济衰退,让它们实现能源转型的速度变慢了,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停下能源转型的步伐。英国、德国、丹麦都在考虑不同的化石能源替代方案。欧洲的能源短缺问题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也进一步倒逼这些国家加速能源转型的进程。
陈卓伦对于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能源转型技术需求缺口依然非常大,部分新技术距离大规模落地存在不小差距。虽然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能源转型技术不同程度的支持,但是我们自身存在的技术差距依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需要利用合理化的商业模式,建立适当的市场机制,加速这些技术落地,这一点对于实现‘碳中和’尤为重要。”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乡建院创始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乡村振兴首席专家 李昌平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乡建院创始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李昌平多年以来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国乡建院提出的口号是“建设未来村,共创新生活”,以村为单位,组织乡村对人、房、地等要素进行统筹,每个村能够集中调动的资金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之间,统一采购,进行统一建设,然后进行以集体经济形式进行运行。对新农村的规划是按农业种植区、产业园区、养殖区等进行统一规划,并驻村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李昌平带领下的乡建院团队注意到农村对于电能的应用有分散而量小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电网的建设稍显浪费,进行新能源的微电网建设就非常必要,而且通过新能源的建设能够让农村电力实现零碳化,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环境净化和改善,同时也有助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
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专家组组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
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周大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周大地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有着更为乐观的预期,他认为中国可以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年度装机速度,这对我国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两会期间应该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怎样的意见和建议?周大地认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应通过提案,建议从政策上给予风、电、光伏和储能支持让储能在电价上得到优惠,以此解决其经济性问题。
周大地还认为,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角度出发,要落实农村清洁能源试点。要解决我国的能源长期供应问题和清洁供应问题,农村能源是重点,在农村建立一些可再生能源试点和示范基地,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因此也应该成为本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提案的一个方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
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何继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通过对新能源的测算,认为实现“碳中和”需要至少10000吉瓦的新能源电力,从土地角度来看,需要至少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铺设光伏,宽松一些的话则需要十五万平方公里。
土地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将农村屋宅充分利用,则能够充分实现光伏发电供给。目前国内农村有两亿栋房屋,能够产生大约40亿千瓦时的电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团队经过建设零碳乡村试验站的方式对农村光伏进行多样化开发,已经能够实现农村电力、热力、交通、炊事、农业生产的零碳化,并且对农村特色致富道路予以系统的能源规划,帮助农村实现节支和开源。目前团队已经组建20个零碳乡村试验站。
此次论坛将新能源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新能源产业的应用给出了新的思路与建议。在全国两会期间,业内专家与两会代表通过线上研讨的方式,第一时间将会议提到的新能源产业相关的问题、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回应和反馈,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