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继续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位列世界第一,储能电池装机规模高速增长。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储能产业腾飞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3月4日至5日,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今年两会期间,关于储能的提案较以往大幅增加,储能成本、新能源+储能、抽水蓄能、电池产业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温枢刚: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温枢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储能,要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同时,要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确保安全可靠。要推动已出台的政策落地见效,明确储能市场定位,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宋海良: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海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立足国家端,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当前,新型储能电价机制、盈利模式等还不明确,收益方式相对单一,影响了项目投资积极性。建议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推动现货市场逐步放开市场价格上限约束,允许储能等高成本灵活性资源通过短时高电价盈利,明确电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准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种类型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二是立足产业端,加快推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着力完善标准体系。建议进一步创新标准管理机制,重点针对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路线及时开展技术标准研制,加快形成贯穿设计、制造、检测、运维、应急、退役处置等环节的电化学储能安全标准,超前部署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基础性工作。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大与国际标准的对标力度,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集中攻关关键技术。当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普遍处于实验示范或商业化初期,仍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与技术集成。建议在政策上支持骨干国有企业通过产业联盟、产业链链长等形式开展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核心材料研发攻关,加大产业化应用支持力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加强产业链延伸培育。当前新型储能在原材料、非锂储能技术装备等个别关键环节还需要补强打通,供应链稳定性水平也有待提升。建议围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不同环节,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水平协同发展。
三是立足市场端,加快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当前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形成。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探索新型储能在支撑新能源基地规模化外送、缓解电力供应压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新型储能融合协同价值。对企业探索共享储能商业模式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做好储能参与各类市场的统筹设计,实现有效衔接,引导独立储能运营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导和盈利途径。
邹磊:加快“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邹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关于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体系方面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已出台政策有效落实。推动地方制定配套政策,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量指标,优先参与跨省区电力输送消纳,优化配置储能设施,不断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
二是完善可再生能源跨区跨省消纳市场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区域协调的电力市场体系,健全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和跨区域交易规则,促进可再生能源跨区跨省消纳。
三是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多能互补项目配置新型储能技术导则、储能电站强制性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多能互补项目建设。
四是加强电源电网规划协同,加强市场消纳协同。强化外送基地规划与跨区跨省送电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建立多方协同的电能跨区跨省消纳协商平台,推动多能互补项目建设与市场消纳。
赵亮: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亮建议: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思路,促进各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发展;按照“全局统筹、量率一体”原则,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分解明确各省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和利用率指标,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规模和节奏,确保国家和地方规划上下衔接,各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新能源规划时,同步开展配套电网规划研究,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赵亮还建议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电源侧看,要适应新能源发展节奏,因地制宜新建清洁煤炭机组,加快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善煤电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推动煤电由主力型电源向基础保障性、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从电网侧看,依托全国“大电网”,构建电力“大粮仓”,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立足京津唐受端电网特征,加快推进京津冀特高压环网规划建设,提高华北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与整体运行效率。从负荷侧看,要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及监督保障体系。从储能侧看,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完善绿电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推广使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阮前途: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阮前途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提出,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的思路,推进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通道等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确保同步投运。引导新能源有序发展,在国家层面明确分省新能源规划目标,实现国家和各省规划之间、各专项规划之间横向协同、上下衔接。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全面落实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推动现有核电基地扩大装机规模并列入国家规划,加强火电、核电深度调峰能力建设;积极开发大库容抽水蓄能电站,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深挖需求响应潜力,逐步建设虚拟电厂,构建可中断、可调节的大规模多元负荷资源库。
董天仁:建设先进储能技术国家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董天仁建议,加大对辽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的支持力度,将辽宁清洁能源发展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建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与辽宁省共建、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在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示范、产业布局、体制机制改革、新政策试点应用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政策倾斜。统筹东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与外送,支持辽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和6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及灵活调节电源基地,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
董天仁还建议先行先试相关制度,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原则,合理确定常规电源、调峰电源和新能源发展规模及利用率指标;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规则,在辽宁设立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先进储能技术国家实验室,把辽宁建成国家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张帆:建议加大对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上海启动智慧电气装备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工作,集合优势资源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攻克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市场化成果转化机制和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加大对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并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创新,抢占绿色能源发展竞争新优势。
朱碧新:着力推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碧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建议:
一是围绕锂、镍、钴等关键资源,规划建立国家储备,组织拥有关键资源和主业职责的矿产、材料、电池企业,加强全球资源开发布局和渠道建设;探索建立调控机制,通过价、量调节平衡市场,引导关键资源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二是由相关部委牵头,针对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设备、电池及整车、储能等产能投入,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建立需、技、产、销预判及联动联调机制。鼓励以战略合作、资本互投等方式,加强企业间的产能精准绑定。对产能规划中的技术级别、制造能力、产品质量等加强指导、明确标准,提升新建产能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质量,避免低质低效产能过剩。
三是由相关部委牵头,组织主要产业企业、协会机构等共同协作,进一步强化对电池、电池系统等相关产品的外观(尺寸等)标准化和配装标准化政策的制定推行,加快统一相关标准。
刘汉元:抽水蓄能有望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不稳定性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储能的大规模应用将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供坚实保障,其中抽水蓄能有望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汉元表示,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抽水蓄能储能成本在0.21-0.25元/KWh,相较其他技术成本最低。离河抽水蓄能又是未来发展抽水蓄能的最主要方向。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目前已发现的全球离河抽水蓄能站点达61.6万个,仅需其中不到1%的站点,即可支撑全球10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据刘汉元介绍,对我国而言,占国土面积仅1%的浙江就有3200个潜在站点,具备1.1万GWh储能容量,足以支撑我国构建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我国有条件像兴建大型水利设施那样,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集中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用5到10年时间基本全部完成,率先构建起我国以抽水蓄能为主,电化学和其他储能方式为辅的储能系统,有力支撑我国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转型,同时拉动水泥、钢材、电气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
曾毓群:以“核电级安全”标准 推动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 曾毓群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一是参照核电级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为依据的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重大项目招标条件,引导电池储能迈向以“核电级安全”为标杆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集成系统这一关键领域,加强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评估与实证,建设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实验验证平台。
三是电池储能数据的统计发布和共享。曾毓群建议,国家储能平台数据分级分类面向电池企业有序开放,以便电池企业支持平台建立更为准确的储能电站安全预警模型,为储能电池产品的不断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钟铮:建立储能碳积分制度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 钟铮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建议,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共享传统抽水蓄能容量电费机制,在5年时间内,新型储能的容量电费享受与抽水蓄能同样政策,基本保证新型储能投资不亏本。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依靠市场手段建立储能较为稳定的盈利模式。
她也建议推行储能碳积分制度(波动调节积分),新型储能电站按上网电量累积正分,新能源按上网电量积累负分,积分用于市场交易,每年结清一次,以此刺激新型储能产业良性发展。
南存辉:合理疏导储能成本 合理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农网升级改造进程,在试点县(市、区)开展台区变压器扩容、增容、升压改造。呼吁不以开展整县试点为由暂停、暂缓户用光伏项目备案、电网接入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户用光伏的备案、并网流程及要求,明确户用光伏的各类业务模式均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并网。在户用行业发展过程中,鼓励国央企与民企强化深度合作,共同联合开发。同时建议出台户用光伏的准入门槛、建设标准、运营资质等规范要求,保障户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光伏等配套的新型储能,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迎来发展契机。南存辉建议,合理疏导储能成本,合理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并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并推动发电侧储能的运行和价格政策制定。同时,建议加快新型储能数字化建设,合理制定新能源电源侧储能配置比例,出台政策鼓励在用户侧和电网侧配储。
杨洪明:以“新能源+储能”模式为抓手,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杨洪明
全国政协委员、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建议,加大储能材料产业链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储能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出台优惠政策,助力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加快制定储能电站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指南,提升从装备制造到建设运营的储能材料全产业链安全水平;建设国家级储能材料研发中心和技术联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教融合抢占储能技术制高点,以科技引领推动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天任:各类电池技术路线应平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 张天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一是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对锂离子电池应用采取分级管理,扬长避短,帮助锂电池在能发挥优势的应用领域更合理、规范的发展。在相对劣势的应用领域,控制规模,做好风险管控,不做“一刀切”推动锂离子电池应用最优化发展;二是从政策、舆论等各方面为各类技术路线创造平行发展的应用条件和氛围,要由市场来选择技术路线,放手让企业自主发展、让用户自主决定使用何种电池;三是鼓励发展钠、镁、锌及固态电池、新型铅炭电池等安全性高、性能更好的新型动力电池。
多元化技术路线是能源产业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助推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环。张天任表示,作为战略性资源,锂离子电池可以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等领域充分发展、迭代升级,而在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小型电动车等领域,则可以充分发挥铅基类电池的优势,并积极研发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党彦宝:在西北地区建设国家新型储能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彦宝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建议:
在西北地区建设国家新型储能中心。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突出清洁绿色电力储备,高比例为新能源发电配备新型储能设施,大幅提高清洁电力消纳比重。在西北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国家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入,并从国家层面加快出台绿电市场化交易政策,为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提供支撑。
发展能源总部经济,将相关能源企业总部向西北地区迁移。抢抓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机遇,鼓励引导新能源领域央企、国企、大型民营企业总部,迁至产业发展基础好、资源能源优势强的西北地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刘静瑜:对锂电池产业实行“全行业一盘棋”的引导与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 刘静瑜
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围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建立动力电池高效回收体系”、“完善动力电池碳管理体系、创新突破海外市场碳壁垒”等领域建言献策。
为此,刘静瑜提出三条具体建议:一是“资源统筹一盘棋”。强化国家对核心矿产资源尤其是锂资源的整体调控与管理。建议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并主导国内锂资源的开发。二是“有序竞争一盘棋”。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利用市场优势地位不正当竞争、利用无创新性专利恶意诉讼等引发的行业内卷及过度消耗行为。三是“海外市场拓展一盘棋”。建议相关部门引导或搭建行业共有技术平台,鼓励支持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建厂。
刘静瑜建议,对电池回收体系进行顶层策划,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从产品设计源头制定电池回收路线,建立高效电池回收体系;制定回收过程的标准规范,确保回收低碳、环保、高效,并具备经济价值;优先支持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能力,掌握低能耗零污染材料再生技术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
刘静瑜还建议,推进动力电池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加快电池产品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制定行业能耗、污染、碳排放标准,支持企业加强新材料、新工艺、高效装备等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完善行业管理规范,构建国家层面统一标准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
刘长来:建议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骆驼股份董事长 刘长来
全国人大代表、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建议,一是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我国现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已经具备处理全国废旧动力电池的能力,为避免动力电池行业重走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乱象的老路,应以规范企业作为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主体,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基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出台强制性要求的细则,规范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规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实现废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二是对于规范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建议借鉴废钢铁行业的相关经验,将《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中50%增值税即征即退与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条件的企业挂钩,引导资源向规范企业集中,提高镍、钴、锂等战略性资源的有效回收,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洪波:推动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福建新世通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首席合伙人 洪波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福建新世通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首席合伙人洪波提出,建议在能源法中明确新型储能的企业保障义务,协调可再生能源与新型储能规模化同步发展,授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财政、金融和价格等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创新开发利用。
基于当前机制方面的不足,洪波提出要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在各类电力市场的市场机制、新型储能建设规划机制和财政、税收优惠制度。
张振涛:加快推进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中国科学院基层委员会主委 张振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中国科学院基层委员会主委张振涛建议,加强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及装备基础创新研究。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原始创新,支持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究开发,突破相关产业链上的瓶颈技术,降低关键核心技术成本;完善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新型储能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储能长效补偿和补偿监管机制。能源主管部门可以出台包括二氧化碳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电站设计、验收标准,结合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合理的电价补偿机制,出台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细则和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双碳路径上二氧化碳储能的多重角色转变。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功能多样化、产品多样化、适用场景多样化特征,发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多重利用。如二氧化碳储能压缩热和液态二氧化碳储能低温冷量综合能源供给;积极探索二氧化碳储能与其他能源系统耦合,如太阳能光、热、电、储一体化、重整法制氢与二氧化碳储能结合等新型节能技术,结合不同场景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加快多元化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及市场化推广。
柳江:要将高端制造能力融入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总经理 柳江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总经理柳江柳江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准入条件。设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从业单位新建项目资格准入、安全准入、环保准入等强制条件,引导行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关键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国家和省市级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退役动力锂电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加快突破电池放电效率掣肘,提升自动化水平,加大资源再生力度,减少“三废”排放量。
三是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人才,落实各级政府得人才吸引政策。
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组织制订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质量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建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络。
李家杰: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 李家杰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建议,在政策层面,国家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新型储能市场的利益分配和交易细则等;在标准方面,完善储能标准和管理体系,推动储能标准体系与能源电力系统的标准衔接;在试点应用层面,打造储能整县(市、区)试点,加强“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顶层规划,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尹同跃:将锂、钴、镍列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 尹同跃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建议:
将锂、钴、镍列为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通过与国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动资源所在国将上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开发项目。
引导我国相关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资源所在国开发和产业链合作,同时充分关注当地的生态与人文和谐,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福祉和我国产业的发展创收创利,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国家口碑,创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