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当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中国关键经济和社会数据,数据显示,中国去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快于GDP(国内生产总值),但“能源强度”却下降了0.5%。
China Dialog网站发表署名Lauri Myllyvirta的文章,题目是:How China completely redefined a key energy target(中国如何重新定义关键能源目标)。文章分析认为,是由于最近改变了“能源强度”的含义,现在只包括化石燃料消耗,而不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降低能源强度是中国五年经济计划和国际气候承诺目标的核心,将能源消耗控制的重点从能源强度转移到“化石燃料强度”可以被视为控制碳排放的力度。然而,这一变化的实施方式——在不调整数字目标的情况下重新定义能源强度的含义——客观上允许在原有目标下增加排放量。
中国为2024年设定的关键能源目标,即能源强度降低2.5%,也受到了这一变化的影响。新的定义意味着,如果GDP增长达到目标,该目标实际上允许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2.4%,将导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比前五年快得多的速度增长。
能源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只要GDP增长速度快于能源消耗,能源强度就会下降。由于中国正在增加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化石燃料消费的增长慢于总能源消费的增长。因此,在将能源强度目标重新定义为“化石能源强度”后,同样的数值目标变得更容易实现,可以通过增加清洁能源来实现目标的一半。
在全国范围内,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的份额至少达到20%,高于2020年的15.9%。这意味着,即使能源强度没有提高,单位GDP的化石燃料使用量也将下降5%。2024年,中国宣布了将“能源强度”降低2.5%的目标,同时设定了“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在重新定义能源强度之后,这些目标意味着化石燃料消耗量可以增加2.4%。
总起来说,从能源强度目标转向“化石能源强度”可以被视为一种进步。但改变定义,同时坚持原有的数字目标,好比运动员说他们要在跳远中跳6米,然后再把这项运动改为三级跳。三级跳远是一项更好的比赛项目,但本应该更新目标,以反映出同样的努力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