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期间,华民股份与琏升光伏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仪式上,琏升光伏总经理唐旋、华民股份总经理夏宇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供应链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作为跨界光伏的一匹黑马,2022年从传统的耐磨材料行业,火速跨界进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光伏赛道以来,华民股份接连跟多家光伏企业签订供销合同。
5月及7月,华民股份还相继公告称,鸿新新能源分别签下3份单晶硅片销售合同,合同金额预计分别为5亿元、2.5亿元、1.7亿元。
8月16日,华民股份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鸿晖新能源(其中华民持股70%、华晟新能源持股20%)与华晟新能源签署合同,华晟新能源及其关联方计划向鸿晖新能源采购异质结专用电池单晶硅片合计15GW。根据测算,预计合同总金额55亿元。
8月22日,华民股份披露,鸿新新能源与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未来四年,将向一道新能源及其关联方供应约44亿元的单晶硅片。
9月5日,华民股份公告,旗下鸿新新能源已经与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合同,正泰新能及其关联方计划向鸿新新能源及其关联方采购单晶硅片合计约15GW,每年采购约5GW。实际销售价格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预计合同总金额63亿元。
10月8日,华民股份公告宣布,与通威股份旗下多家公司签订供应销售合同,其中以51亿元金额购买多晶硅料,继而又向通威股份旗下公司出售所生产的单晶硅片,销售金额达45亿元。
作为进入光伏领域刚满一年的玩家来说,取得如此成绩着实亮眼,但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民股份的财报数据并不如其在光伏领域的成就一样漂亮。尤其在今年6月中上旬,公司连收到两封深交所函件,一封是年报问询函,就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与营业收入波动幅度相反等情况,深交所要求公司做出合理性说明。另一封是关注函,要求公司对于投资40亿的云南大理项目、投资10亿的安徽宣城项目、控股股东业绩补偿、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股权质押等事宜进行说明。
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34亿元,同比增长434.94%,其中光伏业务营收3.69亿元,占总营收85.01%,净利润亏损1.14亿元,原因即为受累于光伏行业市场行情大幅波动,硅料、硅片价格持续走低,鸿新新能源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0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