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2025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报告显示,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增长11%,到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电气化交通、可再生能源和电网是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领域去年均创下新高,同时还有能源存储投资。虽然能源转型技术的整体投资创下了新高,但增长速度低于前三年,当时投资每年增长24-29%。
电气化交通仍然是最大的投资驱动力,到2024年将达到7570亿美元。这一数字包括乘用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商用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和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支出。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728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风能(陆上和海上)、太阳能、生物燃料、生物质能和废物、海洋、地热和小型水电的投资。最后,电网投资总额为390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输配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和电网数字化的投资。
BNEF的报告还揭示了清洁能源经济成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投资存在显著差异。经过验证、具有商业可扩展性且具有成熟商业模式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和电网,占2024年投资的绝大部分。尽管受到政策决策、利率上升和预期消费者购买放缓的阻碍,这些领域仍吸引了1.93万亿美元的投资,增长了14.7%。
相比之下,对电热、氢能、碳捕获和储存(CCS)、核能、清洁工业和清洁航运等新兴技术的投资仅为1550亿美元,同比下降23%。阻碍这些行业投资的因素包括可负担性、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可扩展性。为了扩大这些行业的规模,公共和私营部门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降低这些技术的风险,否则,到本世纪末,它们不太可能对排放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
最大的投资市场是中国大陆,仅中国大陆的投资就达818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0%。中国的投资增长相当于当年全球总增长的三分之二,报告显示所有行业都表现出稳健的增长。
2023年推动增长的欧盟、美国和英国在2024年取得了不同的结果。美国的投资停滞不前,达到3380亿美元,欧盟和英国的投资均出现下降,分别达到3810亿美元和653亿美元。中国去年的总投资超过了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总投资。在报告涵盖的大型市场中,印度和加拿大也为全球整体增长做出了贡献,投资分别增长了13%和19%。
BNEF还报告称,为了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在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转型投资从2025年到2030年每年平均需要5.6万亿美元。这一发现基于BNEF的《2024年新能源展望》,该报告表示目前的投资水平仅为实现净零排放所需投资的37%。不同地区和技术的“投资差距”不同,中国最接近实现净零排放,其次是德国和英国。
BNEF副首席执行官Albert Cheung表示:“我们的报告表明,尽管存在政治不确定性和高利率,但过去几年能源转型取得了长足发展。要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工业脱碳、氢气和碳捕获等新兴领域。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真正合作是释放这些技术潜力的唯一解决方案。”
除了对低碳能源转型的投资外,BNEF的报告还跟踪了对清洁能源供应链的投资,包括用于能源技术的设备工厂和电池金属生产。2024年,这项投资略有下降,降至1400亿美元,但到2025年将增长至1640亿美元。去年,供应链总投资的约60%用于电池,因为电池工厂的资本密集度特别高。
最后,《2025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报告还追踪气候技术股权融资和能源转型债务发行情况。
2024年,科技公司在私募和公开股权中筹集了507亿美元,同比下降40%,这是连续第三年出现萎缩。此次融资由清洁能源和运输行业的公司领衔,共筹集了318亿美元。美国是最大的股权融资市场,追踪到新发行的股票为179亿美元。中国以90亿美元的融资额跌至第二位。
2024年能源转型债务总额达1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债务,增长了5%,原因是全球降息。尽管企业债务有所增加,但项目债务量有所下降,政府能源转型债务水平同比保持稳定。与其他发现类似,美国和中国大陆是能源转型债务的两个最大标志,这两个市场去年的债务销售额均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