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业
安思卓制加氢一体机可利用新能源,支持离网现场制氢、加氢。该设备包括水处理、电解槽、压缩机、储罐和加氢枪,具备35/70MPa加氢 …
近日,凉山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文件提出, …
3月31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备选课题(第一批)的通知。包括新能源专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新型储能技术、新一代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能源数字化与智能 …
3月31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备选课题(第一批)的通知。包括新能源专项,重点支持方向包 …
2025年3月,多个与节能、碳管理相关的活动和政策相继展开。雪迪龙公司参与并分享了关于“精准碳计量助力零碳园区建设”的经验,并参编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工信部也发布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指导相关建设工作。雪迪龙提出了“监测/计量设备+软件平台+应用服务”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以提升园区碳计量数据质量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
3月31日上午,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举行会谈,双方就扩大业务合作领域深入交换意见 …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材科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达到23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亿元。在业绩承压下 …
3月31日,济宁市长张海波与上海电气总裁朱兆开举行会谈。张海波邀请上海电气加大在济宁的投资,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新能源领域,支持济宁绿色发展。朱兆开表示上海电气愿深化与济宁的合作,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助力济宁成为山东省绿色发展的典范。双方都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愿。 …
3月31日,辰隆集团与永青科技集团在温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新能源领域资源,深化协同效应,共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此次合作涉及新能源产业海外拓展及零碳园区建设等议题,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质性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辰隆集团聚焦“新能源+新算力”战略,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 …
国发绿能(乌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30万吨/年氢制绿色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包括2.47万吨绿氢/年和30万吨绿色甲醇/年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由国发绿能(乌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其母公司为国发城投(陕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标内容为EPC工程总承包,接受不超过两家企业的联合体投标。 …
3月31日,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共通辽市委办公室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辽市助企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建立主导产业专项服务机制。聚焦支持服务全市主导产业,制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推进 …
3月28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光访问佛山清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就氢能储运技术、产业合作及创新应用深入交流。李京光调研了清德氢能的固态储氢项目及生产线,肯定其技术创新能力,并强调深化产学研合作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清德氢能由北大团队创办,与中国能建在吉林共建氢能技术中心。 …
3月31日,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地点在宁乡高新区湖南省大学科 …
在第38届“中国水周”期间,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师生参观了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站点,了解污水治理全过程。启德公司通过“纳管优先、合并建大”策略和自主研发的技术,成功改善农村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再利用。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科技治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 …
海派特智能化设备(河北)有限公司中标沧州高新区“京津冀G2产业创新走廊”膜废水处理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蒸发+膜处理技术”,高效处理膜生产废水,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该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注于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成果显著。 …
安徽碳鑫科技3万吨/年乙基胺项目顺利完成中间交接,进入试运行准备阶段。该项目是淮北矿业集团与北油工程继60万吨乙醇项目后的又一合作成果,预计投产后将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北油工程通过科学管理和协作,缩短建设周期,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并计划深化乙醇衍生品开发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
2025年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碳路中国,价值共赢”主题,探讨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与合作模式。华为数字能源总裁孟少云强调加大光储领域投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介绍技术成果,并发起“星火燎原,千帆竞发”倡议,呼吁行业伙伴共同推进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备受关注,而长距离输氢管道被视为氢能基础设施的核心。目前全球纯氢管道总长5050公里,但规划项目正加速推进。欧洲计划到2040年建成53,000公里管道,中国也启动多项大规模输氢管道项目,目标2035年建成1.5万公里。管道建设不仅能降低绿氢运输成本,还推动制氢、储运、应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然而,氢能管道面临材料氢脆、成本压力和技术标准等挑战,需要持续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光伏头条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充换电头条 氢能汇 能课堂 国际能源网服务中心